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小小三伏贴也有大门道 揭秘三伏贴中的“秘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精选高品质能入药的生姜。

将生姜切片。

将生姜切片放入榨汁机,姜汁与姜末混合成浆,贴敷那几天,市中医院每天要榨取上百斤生姜。

把榨好的姜浆倒入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精心调制的三伏贴药粉中进行搓揉。

再由专业护士将三伏贴药制作成药饼。

药饼封装起来,三伏贴就制成了。

  台海网7月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备受市民追捧的三伏贴又要开始敷贴了,您可知道三伏贴是如何制作的?这一张小药贴里藏着什么样的治病秘密?今天,晨报联合厦门市中医院,为您揭开三伏贴中的“秘密”。

  三伏贴,是在每年三伏天特定的日子里,用中药敷贴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药物通过皮肤渗入穴位经络,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三伏贴适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耳鼻喉科、眼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病症的治疗。

  据厦门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生陈丽凤介绍,三伏贴是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生姜汁这5味中药为基础方。方中白芥子主要起行气化痰、温通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延胡索起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的作用;细辛祛风、散寒、利水、开窍,能加强方中散寒驱邪之功;甘遂则可逐水湿、消肿散结,能加强方中祛湿化痰散结之功;必不可少的生姜汁有温中散寒之功,可达升散温通,温助药气以通经走窜,使药力直达病所。故而,三伏贴可达“温阳散寒祛湿、化痰逐瘀散结”之功效,针对寒、湿、瘀所致的慢性病疗效显著。

  三伏贴的制药过程,工序繁杂,每道工序的制作都十分考究,制药和穴位的选取对疗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许多市民担心贴三伏贴会导致皮肤起泡。今年,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在全国名老中医涂福音及厦门市名老中医吴耀南教授带领下,经过多次配方改良,目前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基础上,已将贴敷后的皮肤起泡率和留印率大大降低,所以市民可放心贴敷了。

相关新闻
贴“三伏贴”开始预约 7月12日开始第一次贴敷

厦门市残联康复医院为市民进行“三伏贴”贴敷治疗。(资料图)   台海网6月3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三伏天即将来临。今年,厦门市残联康复医院(仙岳路468号武警支队旁)中医门诊继续开展“三伏贴”贴敷治疗,今年贴敷时间为头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末伏8月11日。   三伏是初伏...

三伏贴错过头伏、中伏 明天“补伏”效果一样好!

台海网8月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李琪彬)8月6日(本周六)是今年三伏贴的补伏,厦门市中医院提醒正在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的市民,如果前两伏因故未及时贴敷,可以在补伏当日到医院进行贴敷,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今年厦门市中医院又新增了3个科室开展“冬病夏...

榕各大医院启动“三伏贴”预约 初伏为7月17日

台海网6月26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连日高温,记者昨日了解到,近期本市各大医院尤其是中医医院纷纷启动“三伏贴”预约,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开展“三伏灸”贴敷服务。 据了解,今年三伏灸时间分别是初伏7月17日,中伏7月27日,末伏8月16日。“三伏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选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被称为三伏灸。这种疗法是利用阳气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温经、...

厦门启动“三伏贴”预约 不少社区卫生机构也将开展贴敷服务

台海网6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尽管还有一个多月才到三伏天,但已有不少市民提前打听三伏灸的事宜。导报记者昨日了解到,近期本市各大医院尤其是中医医院纷纷启动“三伏贴”预约,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将开展今年的三伏贴贴敷服务。   据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谢俊杰介绍,所谓三伏贴其实是中医学防治疾病中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就是利用三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