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市,“呈现师”带着游客体验老厦门人生活。
台海网4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最近,一种全新的旅行概念——City Walk在厦门悄然兴起。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跟着当地的向导(领队),穿梭于城市中,用行走去体验这座城市人们的生活,探寻城市特色和文化。
目前,厦门已涌现了数家以City Walk为特色的新兴旅游公司。每天近百人参加,节假日可达数百人。虽然,与厦门日均数万的游客相比,这个份额还非常少。但它却被业界视为未来的趋势,连厦门旅游集团等传统旅行社、海港英迪格等品牌酒店也开始涉足。
那么,City Walk到底新在哪?受众是谁?厦门最热门的路线又有哪些?连日来,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记者发现,部分组织者没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有的向导讲解也不够准确。市旅游局表示,这种新产品值得肯定,但需要进一步规范。
记者体验几乎全靠步行慢生活鲜活可见
4月6日,记者报名最火的City Walk线路——深入老厦门。这也是目前各家旅游公司均涉足的线路。记者在“蚂蜂窝”网站上,花198元选择了推出线路最多、报名人数最多的“智游啦”团队。
当日下午1时许,记者与同行的3位游客,在“体验呈现师”(向导)婉云的带领下,开始了3个小时的行程:艺术西区-避风坞-厝味灶脚店-小埔头-配料馆巷-无主人咖啡馆“巢”-不辍旧物仓-小打铁巷-暗迷巷-八市-开元路-老剧院广场-大同路-伍湖茶室。除了沙坡尾到开元路滴滴叫车以外,全靠步行,没有任何购物。在厝味灶脚店和伍湖茶室两次休息,品尝本地特色沙茶肉串、醋肉,和厝边大爷们一起喝陈年老茶。
走过冷冻厂房改造后的艺术西区,在避风坞,呈现师指着拴船的铁环,讲着“疍民”文化。坐在无人咖啡馆,体验驴友文化的“分享精神”及相互间的信任;在老剧院改造后的广场上,看着厝边晒太阳、喝茶。渔港发源的厦门影子忽隐忽现,厦门人的慢生活鲜活可见。
游客感受听着不过瘾有的讲解深度不够
“这种新玩法,有文化有体验也有新发现”,湖北游客郭定一说,通过行走感受城市文化,他见到很多不一样的事物,很有趣、收获多。
不过,在厦工作的泉州人小奇却觉得,全程讲解较为浅显,选择的讲解点也不具有代表性。在小埔头,婉云指着一栋破旧的老厝,说这是大户人家的房子。“其实,闽南这种房子很常见,大户人家比这个气派多了。”小奇不认同呈现师的讲解。
记者发现,全程下来,呈现师的讲解除了浅显以外,有不少地方不太准确。譬如,当上海游客婷婷询问演武大桥什么时候建的,呈现师婉云告知她:“前几年”。可是,演武大桥于2003年建成,至今已有14年。当讲到沙坡尾的来历时,呈现师的讲解也只有一句,因为它是沙滩的末端,所以,叫沙坡尾。“这是老人告诉我们的。”婉云说。可是,老厦门人都知道,沙坡尾的含义远非于此。它有“玉沙坡”的美称,是厦门港最早的发源地,历史上分为“沙坡头”和“沙坡尾”。
婉云是闽北人,来厦门也只有两年半。她告诉记者,自己对老厦门的了解,多来自前期策划师的资料,以及老厦门人的访谈。“外地游客重在所见和体验,这样的讲解对他们来说应该够了。”婉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