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文化新业态集聚
本届文博会紧贴行业发展趋势,“互联网+IP”、“文化+金融”、“文化+科技”、“展会+课堂”,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特色鲜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带来展会新景观。
首次以IP作为主题,打造“海峡两岸互联网+IP衍生品设计产业大会”,引发各界关注。国内首个IP三方在线交易平台——阿里巴巴阿里鱼云平台亮相;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20多家博物馆组最强IP阵容亮相“博物馆IP授权暨衍生品开发推介会”;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馆藏古籍IP集聚;台湾文创品牌TALES神话言首度发表“神话言IP智造平台”。
时下火热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科技也成为展会一大亮点,任我游科技等近10家科技企业,现场设置互动体验区。
活动多元 惠及民众生活
海峡两岸文博会在着力提升展会专业性与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可看性、体验感和参与度也大大增强。
人气爆棚的台湾文创购物节继续带来最具“台味”的购物盛宴,正宗台味伴手礼、经典艺术创意生活用品、台湾文创商品、手作品等大受欢迎。海上丝绸之路侨批珍品展200余封侨批、古船模引发民众找寻海丝沿线交通航运、金融往来、文化民俗的点滴记忆。世界手工艺广场精美的波斯挂毯、充满草原风情的非洲手鼓及图腾木雕、巧夺天工的中东铜铁器、原生态家居用品等数千件工艺精品,全方位展示了精湛的手作技艺。
媒体聚焦 立体多元传播
本届文博会吸引了101家海内外媒体,共617名记者参与报道展会盛况,构筑出包括传统主流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在内的立体式传播格局。其中,新媒体正逐渐变成文博会报道中的一抹亮色。
央媒高度关注,多频次报道。中央电视台先后派出三批记者现场采访,一套《新闻联播》、四套《中国新闻》共5次播报展会新闻。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对展会进行了现场报道;作为国家对外宣传的权威纸媒渠道——《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门以一个整版介绍文博会。此外,行业类媒体《第一财经》、《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也都进行了报道。
港台媒体参与度大幅提升。台湾《联合报》、《旺报》、《中时电子报》等9家媒体,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等3家媒体共22名记者来到现场,其中,《旺报》、《台湾导报》连续四天进行专版专题报道。福建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力度空前,报道形式更加生动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