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昨日下午,为期四天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幕。展会共实现投资签约项目103个,总签约额303.9亿元,签约项目整体质量相较往届明显提升;现场订单签约额8.93亿元,现金交易额1.5亿元。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产业化、市场化、专业性、对台特色进一步提升和彰显,呈现出五个方面的成果和特色。
本届文博会主展馆设工艺艺术、创意设计、数字内容与影视、文创旅游四大板块11个展厅,总展位面积6.5万平方米,共有境内外1708家文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台湾地区参展商741家,展位数936个。主展馆举办了论坛、对接会、评选推介、签约交易、创意活动等30项活动,共有135位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会演讲。分布厦门六个区的30个分会场共107个专项活动同步登场,涵盖厦门各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和艺术机构。据统计,四天总参观人数达36万人次,其中主会场25万人次。
平台凸显 台湾元素丰富
“突出两岸”是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办展原则之一。今年,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组织13家工艺商家,第四度以“台湾顶级工艺馆”参与文博会;法蓝瓷等82家工艺展商,集体展现台湾地区精工佳作。
好创意需要优秀的创意人才,更需要精彩的思维碰撞。台湾艺术大学、实践大学、树德科技大学、亚洲大学、正修科技大学、东海大学、弘光科技大学等台湾地区七大艺术院校首次齐聚,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大陆30多所高校同场竞技,带来高水平创意作品。台湾购物中心协会理事长、大鲁阁开发公司董事蔡明璋等大咖加盟“两岸文创商业对接会”,围绕时下商业趋势,从创意化、文创化、主题化、体验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享与探讨。
投资活跃 交易更重实效
103个交易合作项目涵盖了创意设计、工艺美术、影视演艺、文创旅游等文化产业各主要领域。创意设计领域的知名文化企业、设计院校通过文博会平台发布了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包括国家博物馆在内的20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领衔的10家图书馆、台湾地区五大文创协会、两岸40所设计高校,以及两岸80个文创旅游城市、景区,配套举办了重点项目招商推介合作活动。
工艺领域,中华工艺精品奖与海丝艺术品中心达成战略框架合作,拟规划设立“海峡两岸文博会·中华工艺精品馆”,计划共同打造海丝艺术品中心成为亚太地区顶级工艺精品产业交流交易中心。影视领域,闽浙影视(基地)产业战略联盟签约合作协议,《虫面人》等一系列投资过亿电影项目达成拍摄意向。惠安县闽台文化创意园(二期)等文创旅游领域的投资项目均超过两亿元。此外,文化产业项目与金融资本对接产出成效,登云泛娱乐产业基金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