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
父亲停工,小店停业,但每天治疗费用超过5000元
“一粒药就要560元,买了15粒就买不起了,医生说至少要在重症监护室待上3个月。”
丽玲一家来自安溪县,因家境窘迫来厦打工。丽玲的父亲在东渡码头工作,每月工资3000元;母亲经营一间小杂货铺,一家人的生计主要就是靠这两份收入。丽玲还有一个姐姐,目前就读于闽南师范大学,每年的开销大约需要2万元。家庭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小杂货铺的生意又不好,丽玲的母亲原来打算把小店关了去打工,但考虑到要照顾正在上学的丽玲,才没有放弃小店。
平时,丽玲在校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成绩长期排名班级前五名,还是班级的语文课代表,文笔不错,写得一手好字。一向让自己感到骄傲的小女儿忽然遭遇意外,这让丽玲的母亲至今还不愿相信。更让一家人烦忧的是丽玲的治疗费用。丽玲住院后,她的父亲就停工了,家里的小店也不开了,几乎是没了收入。但丽玲在医院不时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还要接受各项检查和治疗,每天的医疗开支平均在5000元以上。昨晚,丽玲的情况又变化了,因肺部水肿又上了呼吸机。
丽玲的父亲说,丽玲服用的药物里有一味药,叫安公牛黄丸,一粒就要560元,买了15粒就买不起了。“家里基本没有存款,只能先向亲戚朋友借了8万元。”丽玲的父亲说,这只是个开始,因为据医生说,丽玲至少要在重症监护室待上3个月,而重症监护室的每日住院费用就要近2000元。
据了解,目前丽玲的治疗费用已达59340元,虽然医保报销了其中的五成多,但后续治疗费用对这个家庭来说,仍是沉重的负担。南山社区居委会已经把丽玲的情况形成报告上报,还将研究下一步的具体帮助措施,希望能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社区工作人员也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出手帮帮这个家庭,让他们尽早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