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经历过强台风的洗礼,在建设中的厦门中心大厦主体建筑依然坚挺。
台风过后,在建中的厦门中心大厦玻璃幕墙完好无损。
台风后的厦门中心大厦毫发无损,室外的8.9万平方米木纹铝扣板整洁有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闽南地区最大台风、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风海潮三灾叠加型台风、登陆时最大风力17级——来势汹汹的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给我市带来巨大影响,而矗立于海沧湾畔,面朝大海的厦门中心大厦(原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却毫发无损,尤其是在建中的玻璃幕墙,无一破损。在专家看来,这是一个建筑行业上的奇迹。
事实上,厦门中心大厦经受住台风考验的“护身符”,并不仅仅靠运气,更多的是,它有独特的设计和扎实的施工,也就是它的“硬实力”。昨日,记者走进厦门中心大厦项目现场,并采访了行业内专家,为您揭开其中的奥秘。
抗台表现
台风侵袭 大厦安然无恙
强台风“莫兰蒂”过境后,厦门中心大厦项目周边施工管理人员办公起居的活动板房等临时建筑也遭到了破坏,但是,厦门中心大厦却实现了建筑主体零受损,包括幕墙、建筑挑檐、玻璃栏杆、空调设备、发电机组、地下车库等在内的建筑各部分无一遭到破坏,幕墙建设已完成的区域甚至没有发现雨水渗漏等问题,8.5万平方米玻璃幕墙,8.9万平方米水平挑檐木纹铝扣板,3700万平方米避难层百叶格栅,没有一处松动损毁。厦门中心大厦完美地通过50年一遇强台风的考验。
尤为难得的是,厦门中心大厦目前仍然在建,特别是项目D座主体尚未封顶,顶部施工平台可以说是完全“裸奔”在台风中,局部建筑仍处在半开放的建设状态,和许多已经竣工并成熟交付使用的建筑比起来,抗风环境尚未完全形成“闭环”,内、外多角度抗风压力更大,备战防范的难度更大。
此外,厦门中心大厦海沧第一高楼的高度,以及直面海沧湾535米的超大面海宽度,也决定了与一般的单体建筑相比,它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抗台风“手段”。
设计独特
以柔克刚 有效化解风力
据介绍,在设计选材方面,厦门中心大厦幕墙采用了中空双银LOW-E玻璃,这是目前市场上较少应用到的高端玻璃材料,外侧由2层玻璃夹胶构成,内侧有1层玻璃,双层镀银中空,它同时也是一种透明夹胶钢化安全玻璃,抗冲击能力与自爆率表现非常出色,破损率极低,同时采用了与传统全隐框不同的半隐框工艺,确保初始的结构设计能力超过国家规定的厦门最大的风荷载要求,荷载等级为最高A类地区设计。
项目的挑檐设计巧妙,水平挑檐铝扣板每块板间隔3mm缝隙,能够有效卸载风压风力,挑出长度2米以上的大挑檐在“莫兰蒂”的冲击下亦安然无恙。
厦门中心大厦整体建筑轮廓取意厦门有山有海的城市景观,建筑线条如同海浪潮汐,层层挑檐似层层船帆,层层退台仿佛山丘梯田。主体建筑所采取的曲线线条,也使项目对风荷载的抵抗能力更好,导流能力更强,建筑转角处多为圆角,底盘大、顶处小的建筑形态也有效减弱了受风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