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化 能说会道
雷先生口中的陈某,女,今年57岁,厦门同安人,和丈夫住在思明区石顶巷附近。
借钱给陈某的雷先生等人都说:“她在镇海大厦9楼租了一套房,开了麻将馆,我们所有人要么和她是邻居,要么是在麻将馆玩时和她认识的。”
陈某对外宣称,除了开麻将馆外,她还帮着她儿子小陈在湖里万达广场附近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她拥有95%的股份,由儿子具体经营。也正是借助这个修理厂,陈某开始向大家借钱。
虽然陈某只有小学文化,但能说会道。“她那张嘴,死的都可以给你说成活的,一套一套,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样子。”雷先生说。
从陈某发给雷先生等人的短信看,错别字非常多,语句不通顺,并有方言掺杂在内,不仔细读,很难明白其中的意思。
有同样遭遇的肖女士说,陈某找他们借钱时,都是在麻将馆的一个房间里。“她总是叫我小心,不要声张,让其他人知道不好。”
直到大家集体到派出所报案,才发现都是左邻右舍,但谁也不知道每个人都借了这么多钱给陈某。
借钱办厂 许以高息
60多岁的黄先生是厦门某单位一名退休职工,本地人,也住在镇海大厦,和陈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黄先生说,陈某至少在镇海大厦9楼住了10年,由于相处时间长,又是邻居,两家一直有来往。
他与陈某的第一次借贷,是2011年8月。当时,陈某称要办修理厂,找他借15万元救急。双方约定月利息为3分,每个月的某一天,陈某都会准时将利息打到黄先生的银行卡上。
2013年9月,陈某再次找到黄先生夫妻俩,称修理厂要扩大经营,搞汽车出租、抵押、贷款、按揭,并经营二手车买卖。由于之前陈某很讲信用,准时付息,大家又是邻居,黄先生觉得陈某挺可靠。所以,他卖了家中一套房子,一次性借了100万元给陈某,陈某则爽快地打了一张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