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并不单指“找到工作”
观察各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记者发现高校对外公开的就业率仅仅只是一个数字,人们往往过分看重数字,而忽略了在这个数字背后包含的具体指标。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毕业生就业类型包括以下十种方式:1、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3、其他录用形式就业;4、国家地方基层项目;5、科研助理;6、应征义务兵;7、升学;8、出国出境;9、自主创业;10、自由职业。就业率不单指找到工作,因此仅仅依据就业率高低评判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前景的好坏,是不准确的。
热点聚焦
本科生研究生找工作优劣分析
研究生薪酬高,但职位少
根据统计,厦门大学2014年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为 5037.2 元,而硕士毕业生平均月薪却比本科毕业生整整高了1000元,为6048.4 元。事实上,硕士生与本科生起薪有别,实属常见。
记者了解到,在信息技术、机电工程、金融等行业,硕士生更受欢迎,此外他们还拥有“特权”。“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试用期长短会有差别。”在银行工作的陈先生透露,在他工作的银行,本科生转正式员工需考察一年,而研究生一进银行就能成为正式员工。
本科生求职面广
因为专业研究深度不同,本科生专业方向会比硕士生就业方向更广。例如,本科学金融的学生可以进入传媒、贸易、工程等领域,而研究生毕业后如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近的职业,就会觉得可惜了,白白浪费了研究生时研究的课题,也没有了研究生应有的优势。
“毕竟真的需要研究生才能完成的工作并不多。”企业人事经理王小姐告诉记者,公司研究生的起薪会高于本科生,所以一般本科生能够胜任的工作,更倾向于录用本科生。另外,她表示,研究生愿意在薪资上能与本科生同一起跑线,那么,研究生求职时,竞争优势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