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鼓浪屿"景区提升"又有新动作 "文艺范"路牌带您游琴岛(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兰文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首度引入挂墙式导示牌

  据记者了解,鼓浪屿景区全域道路导示系统经过去年一期、二期的安装设置,主要交通干道及主要交叉路口节点已基本构成框架式网格道路导示系统。

  但是,遍布岛上错综复杂的迷巷,既是鼓浪屿最大的魅力之一,也给导示增加了难度。经过前两期的安装之后,鼓浪屿市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发现,现有的导示系统“连贯性”不够,需要从数量上进一步完善导示系统的设置,将导示系统“渗透”进小巷中,以便游客在景区游玩中能够连续性、持续性地获取导示信息。

  经现场勘察和规划,工作人员得出结论:景区路网和环岛沿线,以及景区巷道中,还需增设已经成功使用许久的立杆式道路导示牌100件(套)。

  但是,工作人员也发现,景区巷道现场空间局促,又有地下各类网管等因素的局限,大部分现场不具备立杆式道路导示牌设置。怎么解决?立不起来,就挂起来——工作人员决定引入岛上未曾使用过的挂墙式导示牌。

  最终,依据现场空间实际,景区巷道中预计将增设挂墙式导示牌80件(套),景区路网和环岛沿线则增设20件(套)立杆式道路导示牌。

  据鼓浪屿市政管理中心负责人透露,目前,工程方案和施工图已经完成并通过审批,预计两周内就将开始安装并在春节前完工。

  将吸纳游客意见,决定今后提升方向

  鼓浪屿景区全域道路导示系统第一期提升工程,启动于2013年末,完成于去年年初。当时,重新设计过的35块景区导览图和62件(套)立杆式道路导示牌,安置在岛上各主干道及大型景点附近。在此之前,岛上的景区导览图、标识牌都分由多家单位制作而成,没有统一的模式,不仅不够系统,有时还会起点“小冲突”。道路导示系统提升的首要目的,正是修正这种容易给游客带来混乱的“不统一”。

  去年年中,第二期提升工程增设了60件(套)立杆式道路导示牌,至此,导示系统已经基本覆盖了岛上的主干道及主要交叉路口节点。

  鼓浪屿市政管理中心负责人透露,第三期完成后,还将积极吸纳游客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效果,探索今后道路导示系统的提升方向。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鼓浪屿117栋重点风貌建筑周边植物普查完成 外来入侵植物不少

鼓浪屿重点风貌建筑周边   部分常见植物手绘图   冷水花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茎肉质,纤细。花雌雄异株,花药白色或带粉红色。瘦果小,圆卵形,熟时绿褐色。生于山谷、溪旁或林下阴湿处,是小型观叶植物。   蜈蚣凤尾蕨   植株高30-100厘米。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

厉害!厦门上了国家级榜单,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厦门发改委微信报道 近日,国家环保部通报了 2017年度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 空气质量排名 厦门再次取得了全省第一 全国第四的佳绩 17年,既是会晤举办的“黄金年” 又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 在这特殊的一年里,这样的成绩 对于厦门来说意义非凡 厦门为...

琴岛发出首张“禁足令” 一“野导”两年不得进出鼓浪屿

台海网1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鼓浪屿用一张“禁足令”,向世界彰显了履行世遗大会承诺、保护世界遗产的决心。昨日,第三次被抓的“野导”王某被告知,今后两年内将不得进出鼓浪屿。他也因此成为琴岛“禁足”第一人,处罚的依据,是去年9月颁布的《关于加强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综合管理的通告》(下称《通告》)。   15日上午,鹿礁路一蜡像馆附近...

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守护琴岛历史文脉

鼓浪屿派出所民警和辅警在码头徒步巡逻。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有37人被列入综合惩戒主体名单,逾百人被第一次劝诫——近日,鼓浪屿管委会向本报独家介绍《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 鼓浪屿管委会关于加强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综合管理的通告》(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