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样本
企业:福春姜母鸭
位置:新店镇湖头村
规模:加盟连锁店28家
一天可以卖出600只鸭子,按价格最低的50元/只计算,一天营业3万元。这就是要叫板银祥的厦门本土鸭子——— 福春姜母鸭。
这鸭子的主人,是两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妻子林福春,从福安嫁到厦门翔安,做起祖传的姜母鸭,工作地点在厨房;丈夫洪水拱是CEO(首席执行官),新店镇湖头村人,他觉得妻子的名字很好听,四处奔波,要把“福春”的招牌打响。
“做鸭”5年蹿红
20年前,福春姜母鸭有了第一家店,就在新店镇的街上。
2003年翔安建区后,这只鸭子终于有了飞出去的途径。5年过去了,它的加盟连锁店达到了28家,其中仅泉州南安就有20家,其它的分布在厦门岛外各地。
“煮熟”的鸭子飞得很远。几年前,它被评为翔安“三宝九品百味特色菜”,而且是“金门老字号”。
在位于新店镇的总店里,摆着厦门市领导、前金门县长李炷烽等人的图片。洪水拱说,这都得益于翔安区政府的宣传。
鸭子再次起飞
翔安隧道通车后,湖头村离隧道口只有几分钟路程。隧道的开通,让洪水拱听到了鸭子再次起飞的声音。
28家连锁店,每天600只鸭子,都是在厨房做好,一只只拎出去,坐车送至各地。
洪水拱一直想在岛内布点,但因为路途远而受到限制。“每次去会展中心参展,经常会卖断货,要补货得2个小时,来不及。”他说。
现在,翔安隧道通了,让洪水拱有了扩张的便利通道。他计划在岛内开10-20家直营餐饮店,每家店投资40万-50万元,不搞加盟店,以姜母鸭、猪蹄膀肉、羊肉煲等农村特色菜为主。
“我要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他信心满怀。
“做鸭”一条龙
虽然是个农民,但洪水拱一直有着做大做强的想法。
银祥准备开发真空鸭子进超市,洪水拱立马站出来叫板,要把姜母鸭做好后真空包装销售。为此,他在湖头村的小楼里,建造了全国第一个姜母鸭加工基地,全玻璃透明化,今后鸭子不在厨房做,改到基地里生产,到时需要30个厨师。
姜母鸭最重要的来源——— 活的鸭子,他已经在泉州南安觅到一家养鸭场。从养鸭到“做鸭”到卖鸭,姜母鸭产业链条即将形成。
干10年送房子
当这只鸭子往外扩张的时候,洪水拱碰到了一个最大的难题:人才。“太缺乏人才了!”他感叹,一个农民的品牌要走出去,需要有专业的人才。
像所有刚起步的晋江、石狮名企一样,福春姜母鸭仍然处于家族经营阶段。
洪水拱的儿子、女儿,都在家里帮忙。亲戚朋友也在姜母鸭行业,有的在他的店里锻炼了几年之后,自己到外面自立门户,成立新的姜母鸭品牌,一起竞争。
他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农民的企业,让福春的品牌走向全国。
怎么留住人才,他也已经想好了:“在公司干8年,送一部汽车,干10年送一套房子。干两年以后,可以出去开店,我们资金一人一半,收益五五分成。”
导报记者 吕寒伟/文 沈威/图 通讯员 黄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