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大力培育现代高优农业。继续推进《新圩内厝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强与台湾、成都现代农业交流合作,鼓励发展“订单农业”等产业化模式,培育壮大“一村一业”等特色经济,加快都市型高优农业发展。
记者:经济发展了,还要确保百姓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加强民生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翔安将有什么举措?
吴南翔: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新区融入岛内外一体化的重要出发点,通过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推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让新区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首先是要做好退耕退养农渔民转产就业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拓宽转移渠道,引导他们主动为工业区、新城区提供配套服务,促进农渔民向产业工人、市民转变。
第二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教育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新区人口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升。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第三要提升城乡文明建设水平。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此外,还要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居民保险制度,积极推行土地换社保制度改革,力求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
记者:这些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要理顺可不容易啊。
吴南翔:所以我们在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过程中,还将注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坚持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双轮驱动”。产业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没有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城市发展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后劲。而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没有城市规模的拓展,产业的发展就会缺乏空间。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翔安来说,在推进岛内外一体化进程中,一方面,要按照“四高原则”,大力推进新城建设,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载体。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尽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新城建设集聚人气、商气,繁荣兴旺城区。
二是坚持开发建设与民生稳定同步推进。翔安发展起步晚,必须通过大开发大建设推进跨越发展,迎头赶上。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只有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社会安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发展也才有意义。因此,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既要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又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社会安定稳定,构建文明和谐、温馨美好的城市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