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厦门城市中心将由“单中心变成双中心”

厦门城市中心将由“单中心变成双中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靖东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8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吴语 实习生 吴美玲 通讯员 林瑞声 朱毅力)“厦门城市中心将由单中心变成双中心,而另一个中心最有可能落户翔安的南部。”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昨在翔安区政府举行的翔安区城市规划艺术(文化创意)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规划论坛上透露的。

    厦门将由“单中心变成双中心”

    赵燕菁局长称,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在8月7日市政协暑期研习班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功能,切实转变城市建设的理念,从岛内岛外一本化的高度来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升岛内、拓展岛外,进一步提升岛内的城市区品质,以比岛内更高标准推进岛外新城区建设,促进岛内城市功能向岛外拓展,从而真正减轻岛内的负担,实现岛内外城市建设水平和功能的总体提升。
   
    而翔安要在厦门的发展中抓住机会,确定它在全局中的地位。赵燕菁称,目前厦门的空间结构面临着调整。本岛已经超负荷,建筑密度与空间密度都很高,然而环境退化与交通拥挤,景观破坏,空间发展不足: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无法吸引特大项目。因此,要破解发展的“瓶劲”必须进行战略调整,拓展岛外。不过,仅仅投资基础设施不足以改变发展重心,必须有本岛的功能外迁。实际上,这几年,厦门市的一半基础设施投入在岛外。但是,商业物业仍然进不来,如果仅仅投 资基础设施,多修几条路、几座桥,结局是更多的人到岛内来。所以,必须把本岛的功能外迁。厦门市委的最新思路,要以岛内更高标准推进岛外新城区建设,促进岛内城市功能向岛外发展。
   
    而新城市中心建设有两种模式:一种像北京与广州那样,把老城拆了再建新城。一种像苏州与杭州那样外移建新城。现在,厦门最新的城市中心结构思路,把单中心转为双中心。

    赵局长表示, 2009年现状是基本完成本岛第二产业转移和岛外工业区的建设布局,并集聚一定就地型城市化人口。此前的城市规划是到2020年规划结果“一主四辅”,因此当前现状是众星拱月——单中心。不过,厦门市新的思路是:新的城市规划结构是从“单中心转为双中心”。本岛为主城,岛外为辅城,逐步推进岛外新城发展。新城发展目标设定:改“一主(城)四辅(城)”为“二主(城)三辅(城)”,构建岛外发展新中心。


  
    翔安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中心”?
 
    那以,第二中心要选择在何方呢?赵燕菁称,从几个方面来考量,翔安区最有可能。
    
    一是现有中心与周边的关系,现有的土地潜力、现有的景观、现有的基础设施。厦门岛的中心是在成功大道与仙岳路的交叉点。从这里出发,如果隧道一通,距离翔安只有9.8公里。相当于北京的二环以内,另外要从区域位置进行选择,目前泉州有85/%的货物从厦门出去。未来的规划若往泉州方向可达20多万人口,往漳州只有8万人口。所以,明显要往泉州方向发展。
   
    此外,在用地的潜力方面,翔安有收储4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都是靠海边。现在厦门最好的土地都是靠填海填出来的。比如五缘湾、会展中心,所以滨海地区最能体现规划的地区。此外,隧道是翔安“革命性”的概念,它使得翔安与老城的关系从最远变成最近。另外,翔安作为发展城市中心的景观条件也很好。
   
    同时,翔安有7个机会,若能够一一抓住,翔安成为第二中心的机率将非常之大。所谓机会是可能做得到或者做不到。第一个机会是打造岛外CBD;第二个机会是厦金枢纽机场建设。厦门机场2007年旅客吞吐量938.5万人,全国第11,货邮吞吐量19.46万吨,全国第9。2020年,年旅客吞量约33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约100万吨。2040年年旅客吞吐量约7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约180万吨,厦门机构规划极限容量2000万,晋江机场极限容量也在600万左右,缺口大,需要新建区域性大机场;第三个机会是厦门大学的建设;第4个机会是翔安先建成自己的新城区;第5个机会是“海峡论坛”;第六个机会是新加坡创意产业可能落户厦门,市政府推荐的地点就是翔安;第7个机会是特大型工业。建议保留内厝片区,吸引特大项目。这么多机会搞定一个翔安就不一样了。因此,未来的翔安是思明与湖里之和。

相关新闻
翔安区委、区政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取得突出成绩

台海网1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我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提出,教育不仅要补短板,更要创品牌,而且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车”。   翔安区核心竞争力提升,教育水平的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翔安区委...

翔安秉持绿色发展理念 去年空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一

翔安一直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图为南部新城。   台海网1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站在横跨东坑湾的马新大桥上,点缀在海面的下潭尾湿地尽收眼底。这里不是翔安的制高点,但是远方被勾勒在湛蓝天空下的高楼大厦乃至路面上飞驰的车辆,全都格外清晰。   昨天,又有游客在朋友圈里晒...

串起海内外乡亲浓浓乡愁 归侨女作家作品赏会在翔安举办

陈慧瑛在活动现场为读者签名。(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台海网12月3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怀远湖上碧波荡漾,红砖厝前三角梅摇曳怒放,冬日的暖阳让人倍感惬意。昨天上午,“那魂牵梦萦的地方”——《有一种爱叫永远》陈慧瑛著作品赏会在翔安区澳头文学馆举行。这一场别开生面的...

翔安70个汽车充电桩投用 支持微信支付充电费用

台海网12月2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今后买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翔安不用再担心找不到充电桩可用啦!昨日,记者从翔发地产公司了解到,该区新建的70个直流120KW快充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这些新的充电桩都分布在翔安哪儿呢?记者了解到,充电桩主要分布于区人民体育广场南北停车场、厦门第五医院停车场、翔安区的创新孵化中心停车场、区企业总部...

翔安“轻骑兵”以社区书院为主阵地 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松劲

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走进大嶝希元书院。(许竞雄摄)   台海网12月2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初冬时节,党的十九大精神温暖着翔安大地。一场场主题宣讲,用鲜活生动的解读,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教育鼓舞。新一轮的“十九大精神@你我他”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深入基层,以社区书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