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轻信中介“买家征信没问题”,卖家损失340万售房款,谁来担责?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捷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3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海法/文 杨希/漫画)中介轻言“征信没问题”,340万元房款至今没追回!昨日,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发布了这样一起案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件 房屋过户前,中介保证“买家征信没问题”

  此前,徐先生通过中介人员周某、陈某出售其房屋。周某、陈某找到买家曾某,并促成曾某与徐先生签订《房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房屋总价439万元,定金10万元,首期购房款50万元,徐先生同意曾某以抵押贷款(经营贷)方式支付购房尾款等。

  协议签订当日,曾某向徐先生支付了定金10万元,陈某收了徐先生中介费2万元,与周某各自分得1万元。房屋过户前,曾某将其已进行技术处理剔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征信图片发给中介人员陈某,陈某在未审核征信原件的情况下向徐先生保证曾某“征信没问题”,徐先生也未要求核实征信原件。

  后曾某支付首期购房款,三方一起办理了房屋过户。曾某随后骗取徐先生持有的权证取件单并领取新的产权证后,便将房屋抵押给某典当行,借款280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开支等其他用途,未支付徐先生购房尾款。

  经了解,曾某多次以买房、办理转学的名义骗取徐先生等人钱款367万余元,构成诈骗罪,被法院判处刑罚。徐先生尚有售房款340万元未能追回。

焦点 卖家被骗损失340万元,要求中介赔偿

  徐先生起诉主张,周某、陈某在提供中介服务过程中对曾某征信没有进行全面审查,亦没有向其提示抵押贷款方式支付购房尾款的风险导致其卖房被骗,遂诉至法院,要求周某、陈某赔偿其损失340万元。

  面对起诉,周某、陈某辩称,其在《房产买卖居间协议》履行过程中并没有过错,协议约定曾某以房屋进行抵押贷款,曾某的征信问题并不影响案涉协议的履行,且其在房屋交易过程中仅是提供媒介服务、撮合交易,没有直接审查买卖双方征信的义务。徐先生自身存在过错,未要求曾某提供征信报告原件核实,在周某、陈某未到场的情况下就将房屋权证取件单提前交给曾某,这是导致剩余购房款未能实现的原因。

判决 中介方承担40%补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徐先生作为卖方,应然知悉曾某以办理抵押贷款方式支付其购房尾款这一交易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却在征信核实、权证取件环节疏忽大意,特别是将取件单交由曾某一人收执,使曾某得以领走房产证并取得抵押贷款、完成诈骗,徐先生自身存在过失。

  周某、陈某作为中介方对曾某的征信信息未尽审慎核实义务,亦存在过失。综合考虑各方过错,酌定周某、陈某对徐先生损失的40%,即以136万元为限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一审判决后,徐先生不服,上诉至厦门中院。最终,厦门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损害委托人利益中介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说,中介服务费不是简单的服务报酬,中介人应严格履行法定的如实报告义务,若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卖房人要委托正规中介机构卖房,辨明买房人征信信息,遇到买家提出非常规交易方式要提高警惕,审慎核实相关信息。

相关新闻
中国银行漳州分行:征信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漳州中行办公大楼   漫步漳州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等繁荣景象随处可见,这背后,征信成为推动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中国银行漳州分行(简称“漳州中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凭借征信赋能与金融“贷”动,为乡村发展装上强劲金融引擎。 创新信贷产品 金融活水润乡村   金融是现代经济...

750万卖了房,却拒付15万佣金

台海网2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海法/文 杨希/漫画)签了合同卖房,爽快收了750万元,转头却对中介说“拜拜”?近日,海沧法院审理了一起“管家代理售房”纠纷,房主通过中介成功售房后,竟以“推广不够给力”“成交和推广无关”为由拒付佣金。白纸黑字的合同,难道是...

踢开中介“跳单”买房 要付中介费吗

购房者通过中介看房,而且签订了“看房确认书”,之后却“跳单”绕过中介自行与房主达成买房协议,这样是否需要支付中介费和违约金?日前,晋江市人民法院介绍一起该院审结的案件,判决中介提供的“看房确认书”的部分格式条款无效,但综合考量中介提供服务的损失以及购房者的违约过错,购房者应支付中介服务费7000元。 中介带看房被“跳单” 起诉客户索要中介费 此前...

贷款10万,被中介收取2万服务费 厦门一大学毕业生遭遇高额中介费

台海网2月10 日(海峡导报记者 昌利君)近日,市民陈女士拨打本报热线反映,儿子小徐在贷款时遭遇高额中介费,希望借此提醒年轻人贷款务必谨慎,以防陷入“连环套”。 事件:借款5万—10万,月息低至三四百?   小徐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因日常开销大出现经济缺口。2024年6月,他在网上看到诱人贷款广告——“银行借款5万—10万,月息低至三四百”,便与信贷公司联...

男子网络办贷被骗 沦为电诈“工具人”

嫌疑人王某被抓获 只要将银行卡、手机卡提供给对方,即使征信有问题,也能轻松办理大额贷款,真有这种好事?小心沦为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帮凶”。近日,南安就有一名男子掉入了这样的陷阱,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溪美刑侦中队接到上级推送“资金快打”线索,经过研判,当天就抓获了这名犯罪嫌疑人。 日前,南安男子王某因征信有问题的情况下还需要贷款,便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