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因“硒米究竟硒不硒”引发纠纷 消费者状告商家,要求退一赔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捷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2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林思婕)什么是天然硒米?天然硒米中硒含量的认定标准是什么?近日,同安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硒米究竟硒不硒”引发的纠纷。

  原来,被告A公司系粮食加工品生产、销售商,此前黄某在购物平台向A公司购买100斤天然硒米,实付金额480元。黄某收货后,所购商品的外标签上载明产品名称为“天然硒米”,并标明了商品的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等信息,其中营养成分表中载明每100g所含硒4.1微克,营养素参考值8%。

  黄某收到购买的大米后,看到大米的营养成分表中硒含量每100g占NRV(营养素参考值)的8%,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只有来源或含有每100g中≥15%NRV的含量才是含硒大米,要求店铺退款并十倍赔偿。

  被告认为,产品包装上“天然硒米”字样,只是标注的产品名称。且该大米的产地为土地含硒量较高的山区,所种植出的大米确实是含有比较丰富的硒元素,案涉大米包装上的“每100g占NRV的8%”为硒元素参考值,可以提交相关的检测文件证明,因此拒绝黄某的赔偿要求。

  双方争执不下,黄某将A公司诉至法院。

  黄某起诉认为,被告明知案涉大米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而仍在销售案涉大米,已违反《食品安全法》。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退还货款480元,并支付十倍赔偿4800元。

  案件审理中,检测机构针对被告生产的天然硒米进行检测,所检项目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对硒的检测结果为0.70mg/kg。

  同安法院经审理认为,黄某主张被告提供的大米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被告返还货款并赔偿十倍货款的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近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黄某诉求。

法官说法

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形

  法官说,首先,根据《富硒稻谷国家标准》规定,硒稻谷加工的大米中硒含量应在0.04mg/kg—0.30mg/kg之间,硒含量不分等级,目前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限量标准》已无硒限量的条文,因此案涉大米产品并未违反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双方之间成立的买卖合同合法有效。

  其次,案涉大米名为“天然硒米”,但商品外包装标签并未标注“来源”或者“含有”等字样,其标签硒含量标示值为每100g含硒4.1微克,营养素参考值8%,仅是对于案涉产品营养成分中硒含量的一个标识,并未违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相关规定。

  最后,黄某已将所购大米进行食用,亦未提供证据证明其食用后产生损害后果,而A公司作为案涉大米的生产、销售者,具备了相应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资质,在案的出厂检验报告、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检验报告亦证明了案涉大米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其外包装标签也对硒含量进行标示,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形。

相关新闻
一健身房以“入股”忽悠消费者 消费者有权退费吗?

刘女士去健身房购买私教健身课程,健身房称可成为门店“微股东”“事业合伙人”,除享有健身课程外,还享受多项增值权益。在刘女士花费11万余元高价购买500多节课后,门店却突然通知关店。刘女士要求退款被拒绝,遂诉至法院。日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了这起案件。   2021年9月至11月,刘女士在名为“A”(A公司旗下品牌)健身房门店推销下签订会员增值服务协...

厦门:规范家装合同 让消费者“避坑”

近日,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同安召开家庭装饰装修合同合规指导现场会,并发布了相关风险防范指南及合规指引,强化家装行业合同规范。 本次发布的《家庭装饰装修合同不公平条款风险防范指南》,梳理归纳了家装合同中十种类型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并进行专业解读。例如有的装修公司会在合同条款中列有“保修期自工程经甲方验收合格之日起2年内”内容。但根据相关规定,在正常...

房屋装修纠纷频发!这样预防

台海网1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王婷婷 陈雪松)房屋装修纠纷时有发生,怎么办?如何预防?规范、细致的合同条款不仅能有效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还能显著提升效率、节约沟通成本。昨日,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在同安召开家庭装修装饰合同合规指导现场会,发布了《家庭装饰装修合同不公平条款风险防范指南》(简称《风险防范指南》)和《家庭装饰装修合同合规指...

聚餐饮酒后死亡,同饮者应否担责

近日,邵武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饮酒引发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一女子因饮酒导致死亡,其家属将同桌饮酒人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被告作出经济补偿。 此前,邵武某公司的危某、翁某、刘某等10余名同事相约到某酒楼小聚。除刘某外,其余人员均有饮酒。翁某酒后被刘某护送回家休息。第二天,翁某丈夫发现其生命体征异常,遂拨打急救电话。医护人员到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