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厦门稳步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集成式改革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年6月,教育部召开“教育入学一件事”深化推进会指出,“教育入学一件事”已列入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首批13个重点事项之一,要以实际行动彰显“为民服务”宗旨和“高效办事”担当,把这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贯彻好、落实好。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厦门早在2014年便稳步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集成式改革,通过技术赋能教育服务,重塑入学招生业务流程,实现基础教育全学段的入学报名“零跑腿”“不见面”,并于202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铺开。

  在“教育入学一件事”深化推进会上,厦门应邀作经验交流。厦门“教育入学一件事”系统获评福建省2023年度公共数据应用优秀案例。

 率先试水,打通入学办理的难点堵点

  8月11日,是厦门市幼儿园报名的日子,不过,绝大多数幼儿园却“静悄悄”。得益于厦门大力推行“教育入学一件事”,家长不必顶着烈日到公立幼儿园排队报名,只要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就可以完成报名。

  这样的幸福感源于厦门教育政务服务理念的革新。

  “从你需要什么到我可以为你做什么,我们从群众的视角出发,针对群众呼声较高的需求,努力构建一个新的教育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厦门市教育局基教处有关负责人说。

  2014年,厦门市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办法指导意见(暂行),集合教育局、人社局、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门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从积分入学领域试水“教育入学一件事”改革,明确时间表、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共同推动改革落细落实。

  多部门合力再造入学报名流程,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按照方案,以“少填、少报、少跑、快办”为目标,各部门对办成“教育入学一件事”的申请材料、办理流程、事项准则等进行全面梳理,深入研究学校和群众办理入学的难点、堵点问题,理顺前后置关系,形成系统整合、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具体工作方案,报市级审改部门备案后实施。

  次年,“积分入学报名入口”在厦门市教育局门户网站上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报名方式率先实现转变,后来范围又拓展到“小升初”、幼儿园。

  过去积分入学报名,家长要到公安部门打印居住证明,到人社部门打印社保材料,如果有房产抵押,还得到银行办理借出手续。“积分入学报名入口”上线后,只要网上报名,系统自动调取信息、认定积分分数、电脑派位,全程办理都“不见面”,全市一年节省超过3000万元的社会综合成本。

  借助“一张网”,实现各平台数据互通

  今年9月,王思劼将就读厦门大同小学。从预报名到正式录取,王思劼的家长王斌感觉很轻松便捷:“报名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完成,每个步骤指引清晰,后续所有的审核、确认和录取信息都可在线上获取。”

  群众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入学大事,得益于政务“一张网”。

  2022年,厦门市教育局依托“厦门i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入学一件事”管理系统,线上报名渠道覆盖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i厦门”App、“i教育”官网及微信公众号等手机端和电脑端,厦门也成为全省唯一可通过各平台全程办理入学的设区市。

  在前期部门横向协作的基础上,管理系统整合了公安、人社、税务等多个部门的海量数据资源,精简9部门9种证明。这意味着,一次注册,信息全通,家长无须再提供各类证明材料,系统将自动比对、核验材料信息,动态实现“线上报名—数据共享核验—结果反馈”全流程、全学段的闭环通办,真正做到入学报名“一趟不用跑”、全过程办理“不见面”。

  据统计,2023年厦门“入学一件事”管理系统惠及15.4万名学生,累计共享调用各类数据320.59万条,减少提交约77万份证明材料,办件联办率在90%以上。

  不仅家长“解放”,教师也“松绑”。厦门市深田小学校长吕珈臻深有感触:“系统打破招生时间空间限制,工作效率提高了。我们也不用战战兢兢审核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极高。”

 拓宽范围,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人

  人才子女就学、台胞子女就学能不能一个入口一网通办呢?在厦门,答案是肯定的——打开“i教育”手机端,按照要求填写表单,上传相关材料后即可完成预报名。

  从积分入学到政策生入学,厦门不断拓展“教育入学一件事”的服务半径。

  “过去政策生入学由归属部门上报名单给教育局,审核周期长。”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信息科相关负责人说,“我们逐步将政策生纳入‘入学一件事’系统,家长线上报名后,系统会自动将数据归集,并推送至相应部门审核。整个过程高效率且公开透明。”

  当线上入学报名启动,现场咨询服务点及咨询电话面向学生家长同步开放,适龄儿童家长可就近就便在各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片区学校或社区等便民服务点办理线下报名。相关业务人员把办公地点搬到群众“家门口”,由专人进行现场政策解答与填报指导,协助不会操作手机或年龄较大的家长等快速办理入学手续,实现“教育入学一件事”线下办理“只进一门”。

  每年招生期间,厦门市各区招考中心、部分学校还开通校园服务热线,安排熟悉业务的教育从业人员悉心接听群众咨询,详细进行政策解读。“入学关系千家万户,办好‘教育入学一件事’,既要有速度也要有温度。”市教育局基教处有关人员说。(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 通讯员 傅春榕)

相关新闻
思明湖里陆续公布积分入学学位

这两天,思明区和湖里区陆续公布积分入学学位。思明区共为积分入学提供1350个学位,湖里区提供3455个学位。 今年思明区总共为积分入学提供1350个学位,其中,公办150个,数量和去年持平,民办1200个。从学校看,因为片区改造,公办校少了前埔小学,剩下一所滨海小学,民办小学也少了位于前埔的向科小学。从今天早上8点到明天晚上8点,家长可以登录“厦门i教育”积分入...

厦门岛内小升初派位结果出炉 21644名学生被随机派入初中

台海网7月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文/图)昨天早上,厦门市2024年初中招生思明区和湖里区电脑派位举行,最关键的派位环节只用时不到1分钟,21644名岛内小学毕业生就被随机派入中学。 21644名学生去向明确   今年,厦门岛内进入初中招生数据库的学生总人数为23429人,实际参加...

厦门岛外各区陆续公布小升初方案

近日,我市岛外各区陆续公布小学毕业和初中招生工作意见,也就是小升初方案。 岛外公办初中招生均按免试、就近划片原则。在海沧区外就读,回海沧区升学的小学毕业生,符合拆迁安置和“房户两一致”者优先录取。申请回海沧升学且不符合“两一致”的,根据落户的招生片区统筹安排入学。市民普遍关注的厦门一中海沧校区初中部按照片区分三批次录取学生,计划招生500名,...

厦门持续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两所高中新校区今秋投用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眼下,一批学校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不少项目迎来新进展。 两所高中新校区今秋投用 今年秋季,我市预计有两所高中建成投用,分别是位于同安区祥平街道的实验中学新校区和集美北站片区的集美中学新校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总建筑面积7万4千多平方米的集美中学新校区已基本成型。12栋红墙红瓦燕尾脊的嘉庚风格建筑矗立在校园...

厦门持续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第二届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一方面持续推动学校项目建设,加速学位补短扩容,另一方面,我市也不断在“提质”上下工夫。经过多年统筹推进,目前厦门已有4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小学、初中的贯通衔接,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近日,第二届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开幕,论坛主题为 “创新学校内涵建设,促进优质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