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思法/文 杨希/漫画) 专业反催收、代理免除债务、债务处理、网贷延期、征信洗白?你在网页、短视频里,看过这类小广告吗?
欠款不用还,竟有这种好事?那么,这些“专业代理”究竟是怎么帮你“维权”的呢?近日,思明法院发布了这样一起案件。
信用卡逾期不想还花钱找“专业代理”免债
小娅(化名)专业从事“代理投诉”黑灰产中介一年有余,自称可代理多家银行的利息、费用调减等业务。业务开展期间,小娅一直怂恿或直接代理客户,与发卡银行进行不合理的协商、索赔牟利。
最近,小煌的信用卡刷“爆”了,银行多次催款,但他一时还不上。随着拖欠时间越来越长,逾期的利息也越来越高,小煌就更不想还款了。于是,他找到小娅,付了1200元的“代理费用”,让她帮忙搞定这事。
接着,小娅“神操作”来了。她先详细了解了小煌的相关信息,然后冒充其配偶,以银行委托的第三方催收公司恶意催讨为由,多次向银行客服、银保监会进行投诉,对该公司施压并索要钱款。
最终,该公司工作人员与小娅面谈,双方约定公司支付抚慰金3万元并清偿小煌的信用卡欠款1万元,小娅出具书面承诺撤回投诉。
“恶意投诉”索赔构成敲诈勒索罪
事后,小娅问小煌:“收到银行的抚慰金了吗?”小煌说:“收到了,厉害啊!”
小娅说:“我们可是专业的!你先把钱转给我,我需要给公司报一下业绩。”于是,小煌向小娅转账了3万元。
接着,小娅又说:“对了,你信用卡欠的1万元也是我垫付的还款的,这你还没转我呢。”
小煌说:“我刚查了,怎么还是显示我欠款没还?”
小娅说:“银行那边在走流程呢,你看我都和银行签了协议的,放心!”
小煌马上又给小娅转账了1万元。
银行经核查发现,小娅的投诉纯属歪曲事实,并冒充他人身份向银行恶意索赔。银行果断报案。
法院审理认为,小娅通过“恶意投诉”的方式勒索被害单位现金赔偿,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因此,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小娅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退缴赃款发还被害单位。
法官说法
“非法代理投诉”该当何罪?
法官提醒,黑灰产从业者切莫心存侥幸。通过歪曲事实、冒充他人身份等方式向银行恶意索赔的行为,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