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假水”的玩具,似水又不是水,被称为“解压神器”,广受低年级学生的追捧。
外形酷似缩小版的饮料瓶
不能喝!有风险!
近日,厦门海沧一超市因将外观与普通饮料无异的“假水”玩具与文具杂物摆放在一起,容易让儿童认为是食品而购买误食,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厦门海沧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该超市检查时发现这款“假水”玩具外形很像缩小版的饮料瓶,瓶身上印着乳酸菌、气泡水等字样,瓶内液体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状,有一定的流动性,无论是外观还是色彩都和市面上的饮料相似,有些“假水”还散发着清香,看起来似乎真的很像一瓶香甜可口的小饮料。
这些“假水”玩具的瓶身标签上,“产品名称”一栏写着“水晶泥套装”,“成分”一栏写着水、PVA(PVA是聚乙烯醇的缩写,它可以在常温下迅速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色素。
“这款玩具标注的主要成分虽然大多是水、聚乙烯醇(PVA)、色素等,但此前经检测,假水玩具普遍存在硼元素含量较高,有的还含有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即使不被误食,也对儿童的健康存在较大风险。”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立即整改!当场下架!
执法人员立即与超市负责人进行沟通并指出,虽然其销售的“假水”玩具外包装上有“不可食用”的标识,但因其产品外观具有迷惑性,且鉴于儿童的认知能力较弱,该玩具仍有被儿童当成饮料而误拿、误食的风险,执法人员要求商家立即进行整改,将剩余的“假水”玩具当场下架。
“假水”玩具并不安全环保
硼元素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害
“假水”玩具是否真的“安全环保”?此前,央视记者采购了9款14批次“假水”样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化学测试。
取样检测数据显示,这14批次“假水”样品竟然全部含有超过欧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最多的超标了6倍多。
超标最多的一款产品,商家却宣称为大厂家生产,不含硼砂。这款产品标明只有纯净水、发泡粉、淀粉、黏合剂等6种成分,完全给人以安全环保的印象。
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中小学生或儿童在玩耍“假水”的过程中,通过破损的皮肤以及口部不慎直接或间接接触,都会使过量的硼砂进入人体,久而久之,不断累积,埋下健康隐患。
含硼砂玩具危害大
安全标准需增加限制内容
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刘艳芳介绍:“小作坊基本上都是用水加各种相关的化学原材料勾兑到一起,能达到这个效果就是了。”
检测机构的工程师张婷告诉记者,生产者之所以愿意在“假水”玩具中添加硼砂,还因为硼砂能够改变水样物质的流动性,让“假水”更具弹性,延展性更强,实现手感更佳的效果。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11月发布《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建议液体或黏性玩具材料中,硼的迁移量要少于300毫克每千克,但是这个指南并不具备强制性。
相关人士呼吁,对健康安全带来威胁的硼砂物质,应尽快在玩具安全标准中增加限制内容,通过标准规范和行政管理改变目前此类玩具过量添加危险物质的现状。
官方提醒:
这几点务必留意
近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提醒↓↓
一、消费者应谨慎购买“水晶泥”“起泡胶”和“假水”等软泥玩具产品,切勿购买无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的“三无”软泥玩具。一旦发现此类产品,请及时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
二、如确需购买,务必选购产品外包装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材质主要成分、明显位置有警示语的正规厂家生产的软泥玩具。同时,请消费者妥善保留购买软泥玩具的相关凭证。
三、儿童在玩耍“水晶泥”“起泡胶”和“假水”等软泥玩具时,家长必须做好监护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谨防误食。“假水”玩具外包装和外形与真正的饮料非常相似,五彩缤纷的软泥玩具表面上看与果冻类似。如果没有成人监护,儿童容易啃咬或误食,可能导致窒息或其他危险。
2. 儿童手上汗液较多或手上有伤口的时候尽量不玩软泥玩具,防止硼砂成分随汗液或通过伤口迁移至人体内。
3. 儿童使用软泥玩具后应及时洗手,以防将残留在手上的有害物质摄入体内。
四、各经营门店应提升安全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销售“水晶泥”“起泡胶”“假水”等玩具产品,守好儿童、学生用品安全底线。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自厦门市场监管、厦门日报、深圳市场监管、上海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