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43件5吨重百年文物从新加坡抵厦

由陈嘉庚长孙捐赠 东南亚实业家、“民间大使”唐裕生前使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孙春燕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7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郑伯坚 文/图)昨天,一批来自新加坡的家具、油画、铜钟等43件共5吨重的文物运抵厦门海沧码头,早已等候多时的厦门海关关员立即开展查验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快速通关。

  据悉,该批文物主要是东南亚地区著名实业家、被誉为“民间大使”唐裕先生生前使用,历史均超百年,由爱国华侨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定向捐赠给华侨博物院用于文化展览。

  唐裕(1926年-2021年2月8日),出生于印尼,自幼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祖籍中国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曾任敦那士私人有限公司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长。印尼著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生前曾为印尼与中国邦交正常化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厦门市荣誉市民,陈立人先生一直关心关注华侨博物院的发展。早在2019年,他就捐赠了一批新加坡华侨华人家居生活实物,并亲赴华侨博物院为工作人员讲解这批捐赠物的来历和背景。华侨博物院副院长钟志诚表示,这43件文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他们将好好研究利用,在合适的时候推出主题展,与市民朋友们共同品鉴。据悉,这批文物一共有5吨重,从新加坡装箱启航,漂洋过海3日后到达海沧海关。

相关新闻
荷兰将向印尼、斯里兰卡归还数百件文物

阿姆斯特丹消息: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6日,荷兰政府宣布将向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归还478件文物。   荷兰官员古奈·乌斯鲁(Gunay Uslu)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根据荷兰殖民时期文物归还咨询委员会的建议,这是该国第一次归还那些本不属于荷兰的文物。   报道称,该委员会成立于2022年,旨在评估各国要求荷兰归还文物的请求。   在归还给斯里兰卡的文物中...

山西发现战国水井遗存 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该井进行抢救性发掘。   水井地处山西省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

福建:迈向“文物强省”的必答题

26日,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南平市获授“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匾牌。 就在去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19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的城村汉城遗址成功入选,成为福建继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之后第二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目前,福建有世界遗产5处,数量并列全国第2位;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3251处,居全国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节气藏大美 探寻中华文物中的“芒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夏商时期,它们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6月6日6时18分,我们迎来“芒种”节气。历书记载,“五月芒种为节者”,是因为这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此时,正是北方收麦与南方种稻的时候,因此“芒种”也可解释为“有...

河北邢台发现清代乾隆年间古石碑 见证冀中南迁民历史

中新社石家庄5月24日电 据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文保部门24日消息,工作人员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梁牌村发现一通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所立古石碑,碑文全称为“重修祀堂碑记”,距今已有279年历史。   新发现的古石碑为青石材质,高200厘米,宽70厘米,厚23厘米。该石碑两面书文,碑阳文字字体为楷体,共524字,字迹清晰,详细记述了梁氏先祖自明代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