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网购商品迟迟收不到货?三倍赔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捷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4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翔法)电商促销季,商品比平时优惠,好不容易抢到货、付完款,商家却迟迟不发货。遭遇这种情况,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近日,翔安区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判决要求卖家退还货款、赔偿差价损失并支付三倍赔偿款。

  去年“双十一”,小翔(化名)在某电商平台上A公司经营的网店里抢到一张2000元的抵用优惠券,并下单了一部手机。然而,在小翔把尾款5988元支付给A公司后,A公司却迟迟不肯发货。经过小翔多次催促,A公司仍以需与快递公司核实、缺货为由拒绝发货。

  小翔表示:“我付了款,对方把货发给我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方跟我说缺货,但在他的网店里,这款手机还在正常销售。”

  A公司答辩称:“我们现在同意退款并补偿差价2000元,当时确实是缺货,不是故意骗消费者。”

  因双方协商未果,小翔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A公司退还货款、赔偿差价损失以及支付三倍赔偿款。

  2022年12月8日,小翔向电商平台投诉商家拒绝发货问题。电商平台经核实,判定投诉属实,平台向小翔赔付5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小翔与A公司之间所订立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合法有效。小翔向A公司购买案涉手机,A公司收到货款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发货,A公司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

  因此,近日翔安法院判决解除合同,A公司退还货款、赔偿差价损失以及支付三倍赔偿款。

法官说法

遭遇欺诈行为,可主张三倍赔偿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经营者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属于欺诈行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本案原告小翔主张被告A公司收款后拒绝发货,并向法院提供了其向电商平台投诉A公司拒绝发货问题被电商平台判定属实的证据。A公司主张自己没有欺骗原告或故意不发货,但未能举证证明。因此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商品优惠界面、交易记录等证据,与商家协商不成可向平台或拨打12315热线寻求帮助,必要时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新闻
郑渊洁“封笔”维权引热议 他真的输了吗?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 郑渊洁“认输了”。   知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日前在互联网平台发文“对商标维权丧失了信心”。经历21年的维权后,他决定“认输”。同时写出来的长篇小说也不再发表。   引发这一表态的事件,源于他2022年先后起诉“德国全资‘舒克(上海)管道设备服务有限公司’”和“苏州市燃气设备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商标侵权。“舒克”一词是郑渊...

保护消费者,也莫逗笑一方打哭一方

消费者能利用购物平台的规则漏洞“薅羊毛”吗?近日,厦门市同安法院受理了这样一起商家起诉消费者的侵权责任纠纷。因为该购物平台政策规定可以“仅退款不退货”,消费者利用规则漏洞疯狂“薅羊毛”,商家无奈之下告上法庭。 (4月11日《海峡导报》) □曲直   “仅退款不退货”,如果商品损坏或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可以退款无忧零损失,不得不说这个规则对于消费者来...

汽车价格战,消费者却“看的多、买的少”?

“政府补贴政策推出了约一周时间,这个周末到店的客人明显多了。”北京丰台区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丹丹告诉中新财经,最近店内客流有了增加,但消费者“看的多、买的少”。   最近,全国多地开启购车补贴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湖北、北京、重庆等十余地近期陆续推出了汽车购车补贴政策,涉及的汽车品牌多达40余个。补贴政策推出后,为何消费者还在观望?   “看...

八成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认为奢侈品、茶等问题突出

3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80.7%的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在遇到过度包装商品而维权的消费者中,69.5%的消费者表示对维权结果满意;51.4%的消费者感知商品过度包装问题比较多;消费者对于商品过度包装的认知存在诸多盲点,只有34.0%的消费者了解过度包装正确定义,仅有7.8%的消费者熟悉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别标...

保护消费者权益,平安产险厦门分公司在行动

随着人们财富的不断增加,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作为金融消费者,你知道自己拥有哪些基本权益吗?接下来,让厦门平安产险带您了解下 “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 1.财产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应当审慎经营,采取严格的内控措施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