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吴露楠)历经三年建设,昨天上午,厦门翔安大桥主桥正式通车。这是厦门市跨入2023年后首个通车的重点交通工程,使厦门跨海交通形成“五桥两隧”新格局。从此,市民进出岛时间缩短至5分钟,不仅能有效缓解翔安隧道的进出岛交通压力,更能进一步完善厦门市“两环八射”快速路网。
进出岛时间 由半小时缩短至5分钟
翔安大桥由厦门路桥集团代建,起于厦门市金尚路与枋钟路交叉口,接海沧隧道本岛连接线,以桥梁形式跨越厦门东海域,止于翔安大道,接已建刘五店互通,路线全长12.371公里。项目集合了海洋、城市施工环境和桥梁、隧道施工工艺,其中3.3公里海中区桥梁采用钢管复合桩,承台、墩柱、钢箱梁工厂化预制和机械化拼装的现代装配式施工,是福建省首座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
作为福建省一次性投资额最大、整体桥面最宽、跨海段采用钢箱梁最长、下沉式隧道最长的桥隧综合跨海通道工程,翔安大桥技术起点高、规模大、难点多。同时,项目周边施工条件的复杂程度也属业内罕见:大桥施工比邻白海豚保护区且邻近机场,航空限高将影响大型浮吊正常进场作业,施工机具受限;大桥跨海段桥位区海底覆盖层较薄、风化层厚度变化剧烈,还伴有风化深槽,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硬度差异大,地质条件甚为复杂;大桥位置与既有航道交会,错综复杂的通航环境再度增大了现场施工组织难度。
据了解,项目自2019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历时37个月。厦门路桥建设者们沉着应对疫情、雨季、台风和高温等不利影响,科学谋划,全面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管控,确保了翔安大桥主桥在今年春节前顺利通车,比交通部批复合同工期提前了5个月。翔安大桥项目更连续三年被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中心评为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省级示范项目;连续两年被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评为标准化管理典型示范项目。
翔安大桥建成通车后,市民进出岛时间缩短至5分钟,将进一步完善海西高速公路网和厦门市城市路网,促进海峡西岸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厦门市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家物流新通道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体验 行驶在桥上是一种享受
昨天上午11点,翔安大桥主桥正式通车后,导报记者第一时间到现场探访。刚刚通车时,大桥上的车流量并不大,路面一路畅通;放眼望去,视野十分开阔,云雾蒙蒙之下,大桥仿佛直通天际线,海天一色的画面宛若“天空之境”,美不胜收。
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翔安大桥造型大气、姿态优美,尤其是跨海段桥梁平均桥墩间隔达90米,通航孔区跨度达150米,大跨径的设计让桥体看上去更加轻盈、灵活。据了解,翔安大桥规划为跨海通道,设计车速80km/h,陆域段为双向六车道,海域段为双向八车道。以设计行车速度80km/h从厦门岛内前往翔安区,最快仅需5分钟。
上午11点半左右,在环岛干道往集美大桥方向上,已经有不少车辆在排队,等着翔安大桥通车。家住岛内湖里区、在翔安区上班的叶先生是第一批上桥的车主,他说,这几年因工作需要每天都往返于翔安和厦门岛内,走翔安隧道时常遇上堵车,必须提前出门才能避免迟到。“今天走翔安大桥体验感很好,整条道路都很宽敞、通畅,完全不堵车。看了一眼沿途的风景,也很漂亮,上班的心情都愉悦起来了。”
导报记者还关注到,大桥开通后,昨天晚高峰时段的翔安隧道双向都不再拥堵。在翔安区上班的市民黄小姐下班后依然从翔安隧道返回,导航上的一片绿色让她惊喜万分,驱车通过也确实一路畅通。同样,从岛内出发去翔安的路况也十分良好。市民刘先生说,下班回家路上除了仙岳路上车流量较多,其余路程都比往常更快捷。
交通提醒
这些路段还在建暂时未通车
翔安大桥主线通车后,厦门本岛段和翔安段各有三个路段还在建设,无法通车,其他路段可以通行。
翔安大桥本岛段沿线的环岛东路互通共设八条匝道,与环岛干道、枋钟路、环岛北路、环岛东路对接,共同构成了市民来往翔安区的新通途。因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本岛段有三处路段无法通车,分别为:环岛东路互通翔安大桥进岛左转环岛干道往会展方向匝道现已封闭;枋钟路翔安大桥主线隧道(金尚路口至环岛路口),地面层维持现有围挡,保持双向六车道通行;枋钟路高崎南十二路附近,南北两侧进出主线隧道进出口依然在建,不具备通行条件。
翔安大桥翔安段沿线共有三处互通区可上下桥,分别为滨海东大道互通、翔安西路互通以及刘五店互通。当前,滨海东大道互通区还有部分围挡施工,市民途经此处请根据道路标志标线指示通行;翔安西路互通,四条匝道“两开两封”,保留两条匝道“一上一下”大桥。
此外,翔安大桥上小客车道限速为90km/h,客货车道限速为80km/h,翔安大桥主线禁止载有易燃易爆等危化品的车辆通行,同时也禁止摩托车、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