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今年春运 “AI医生”看护这座跨海大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科技日报数字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杏林公铁大桥是进出厦门岛的唯一跨海铁路通道。从远处眺望,大桥犹如一条巨龙卧于海面之上,连接岛屿与大陆。进出鹭岛的铁路客货运输,都要通过这座大桥。

  桥梁安全维护是重中之重。“即便几毫米的测量误差,都会成为影响铁路安全的巨大隐患。”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工务段桥隧检测小组桥梁工安少帅说。

  2023年春运,这座跨海大桥的维护用上了“AI医生”。

  立在海上的桥墩,时刻经受着海浪冲刷。“冲刷面过深会影响桥梁安全,必须按时测量河床断面变化,对比历年数据,保障运输安全。”作业时,安少帅与工友格外小心谨慎。

  每天上午10时,安少帅和工友们都会穿好救生衣,带齐作业设备,登上船只,驶向杏林公铁大桥。

  高速航行的船上,迎面吹来的海风直钻衣领,湿冷彻骨。

  到达作业地点后,安少帅即刻将一艘如模型般的小船放入水中。“这是用来测绘河床断面的‘神器’——无人测绘船。”安少帅说。

  以往,检测小组开展测绘,都是借助水深探测仪,人工探入水中进行断面测量。“铁路桥大多架于江海之上,受环境影响,测量不确定因素太多。”安少帅说,有时风大,上船后人都站不稳,更别提操作设备了。

  2022年,厦门工务段开始运用无人技术进行桥隧维护。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按既定测线巡航,无人测绘船分别测量3条测线河床断面,并同步采集三维坐标,通过数据算法绘制河床断面图,实现“肌理脉络”一目了然。

  有了直观图示,便能综合分析河床断面变化,制定精准的养护维修方案。

  鹰厦铁路蜿蜒于崇山峻岭、河山峡谷之中,且坡度陡峭,山上浮石众多。除了对河床断面进行测量外,桥隧检测小组还要翻山越岭,排查山体护坡和水下桥墩的安全隐患。

  在山体巡检中,“AI医生”再一次“大展身手”。

  山脚下,一阵“嗡嗡”声响起,只见安少帅熟练操纵着无人机环绕飞行,悬停在病害山头。随着不断调整的摄像角度,通过三维视角,危岩等潜在隐患一目了然。

  以往人力爬山巡查,检测小组队员每天只能翻两座山,不仅效率低,排查也不够全面。“现在仅半天就能全方位无死角地完成两座山的查危工作。”安少帅兴奋地说。

  山体检查完成后,安少帅与工友又带上“新型蛙人”,马不停蹄地前往篁渡桥进行水下探测,重点对铁路桥墩裂痕、孔洞、基础掏空等病害进行细致检查。“水下机器人安全性高,既可以实现全天候持续作业,又避免了传统蛙人在恶劣环境下作业的高风险。”安少帅说。

  春运期间,铁路运输任务繁重。

  “有了‘AI医生’帮忙,工作更快捷,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多了。”说起无人技术,安少帅十分喜悦。(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矫 阳

相关新闻
动车“水总管”王彩龙、徐丽英:日行三四万步为列车“解渴”

台海网1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 通讯员 万宇)“新十条”实施后的第一个春运,客流回暖,人们踏上返乡之路,这也让王彩龙和徐丽英变得忙碌了。这对拍档是厦门北站的给水员,又被称为“水总管”,无论是普速列车还是高铁动车,都需要她们向列车自带的水箱加水,以便给旅客提供饮用和洗漱用水。   昨天凌晨5点,天还没亮,王彩龙和徐丽英走出家门,奔赴...

平安春运,快乐返乡

□曲直   2023年春运开启,人们陆续踏上返乡的路。行走路上,时光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团圆的期盼。作为“乙类乙管”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运,厦门的铁路客流明显回暖,一些返乡线路的火车票再现“一票难求”。(1月9日《海峡导报》)     看看一张张春运面孔,长相各异,年龄不同,但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是一样的。是啊,旅途再辛苦再漫长,但终点站是家,家里是亲人...

春运期间泉州火车站日均开行约124列

2023年春运自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记者从泉州火车站获悉,春运期间该站日均开行约124列,高峰开行156列,其中增开临客约32列。客流方面,省内主要往福州、宁德、厦门、绍安方向,省外主要往南昌、赣州、武汉、南京、北京、广州、深圳等方向。 泉州火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学生在2022年12月中旬进入放假高峰期,与今年春运错开,因此目前客流相对...

泉州设立11个春运服务岗服务过往司乘人员

截至昨日,泉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全市共设立2023年春运服务岗11个,包括安溪、永春、石狮、德化、惠安、晋江、台商区等地,其中5个为24小时定点执勤。 春运服务岗对途经服务岗的客车、危货等重点车辆实施严格检查。同时备齐便民物资,为过往驾乘提供开水、速食品、手机充电、春运安全宣传提醒、出行咨询、重点帮扶和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 据介绍,今年春运,交通部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