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厦门新增两个鸟类记录 总数达到431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市观鸟协会在厦门市范围内,发现了两个从未被记录的野生鸟类——棕腹啄木鸟和栗头鹟莺,至此,我市野生鸟类的鸟种记录达到431种。

近日,观鸟爱好者在狐尾山公园拍摄到一只头顶栗色,上背和肩为灰色、腹部则是亮黄色的小鸟。经过鸟类专家的研判后,这只小鸟被认定为我市观测到的第430个新鸟种记录——栗头鹟。莺,虽然也是冬候鸟,但栗头鹟莺的迁徙方式和别的鸟类不太一样。

市观鸟协会副会长 鱼鹰:这一次它是属于垂直迁徙,它原来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比如说像武夷山,从高海拔到低海拔过渡的过程。

此外,观鸟爱好者还在虎头山公园发现了一只啄木鸟,头顶部分为红色,后脑勺则是棕色,背后为黑色底白色横斑,这正是棕腹啄木鸟的显著特征。据介绍,棕腹啄木鸟一般生活在长江以北的地区,长江以南很少出现。

市观鸟协会副会长 鱼鹰:棕腹啄木鸟的生活习性是需要在比较偏北一点,它繁殖地都在西藏以北的一些地方,这一次在我们厦门发现也是很凑巧,它吃一些虫子,还有一些树汁补充水分。

市观鸟协会介绍,冬季我市候鸟较多,海边可以看到鸻鹬类、鸥类水鸟,筼筜湖、湿地公园、园博苑等地则有鸬鹚、鸭类、鹭科等水鸟活动,仙岳山、虎头山等公园还可以观测林鸟,市民朋友可以准备好望远镜、相机等,去记录大自然的美丽。(来源: 厦视新闻

相关新闻
武夷山鸟类名录又添新成员

记者日前从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考调查员在武夷山马场洲湿地公园记录到一只灰雁,这一发现使武夷山国家公园鸟类名录中再增添新成员。截至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鸟类总数已达396种。 灰雁在我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北部地区,9月末开始成群...

泉州新记录鸟类又添4成员

喜讯再次传来,日前,泉州市观鸟学会爱好者在泉州清源山、桃花山、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泉州台商区百崎湖观鸟时,连续发现四种此前尚未被泉州记录的鸟类,包括首次出现在泉州的灰雁。 11月13日上午,观鸟爱好者陈文森在泉州台商区百崎湖观鸟时,发现有2只不同于其他水鸟的大型鸟类正悠然地游在湖面上。他及时记录下影像和图片,后经观鸟学会对照片及记录比对研究、...

第424种新记录!厦门观鸟协会在马銮湾发现一只粉红胸鹨

近日,厦门观鸟协会会员“海的那边”在马銮湾滨海淡水湿地发现一只粉红胸鹨,这是厦门市野生鸟类第424种新记录。 粉红胸鹨,Rosy Pipit Anthus roseatus,雀形目鹡鸰科鸟类。繁殖于2700~4400米高海拔草甸,新疆西部和南部、青藏高原至华北,南至四川及湖北。南迁越冬下至较低海拔稻...

福建晋江:首次发现豆雁 刷新鸟类物种纪录

近日,福建省晋江市发现了7只豆雁。这是晋江首次发现豆雁,刷新了当地鸟类物种纪录。   据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近日在观测鸟类时,他们在晋江市九十九溪池店段一片莲花池中发现了7只豆雁。这群豆雁上身呈黑褐色,嘴大部分呈黑褐色,嘴尖带有橘黄色的斑点,大小和形状与家鹅相似,正三两成群在水里悠闲地觅食、游玩。   豆雁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栗鹀来越冬,泉州再添2种鸟类记录

漠漠水田飞栗鹀,近日,泉州观鸟爱好者郑榕凯在德化龙门滩水库附近的农田里,观测记录到了来泉越冬的栗鹀。加上此前曾在晋江九十九溪被记录的栗耳鹀,泉州再添两种鸟类记录,总数达到337种。 10月30日上午,郑榕凯像往常一样前往德化龙门滩水库一片农田附近观鸟,之前,他已前往这片农田考察过好几次。“农田周边是山林,田边有两棵树,一条溪流沿着农田流过,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