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疏港通道截弯取直,穿过蔡尖尾山
打通厦门西海域方向大动脉,从海沧隧道出发8分钟可上厦蓉高速
台海网10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朱黄 郑丽金/文沈威 叶鑫洋/图 通讯员 吴露楠)历时4年建设,昨天上午,海沧疏港通道主线顺利通车。至此,海沧港区连接内陆的通道顺利形成,打通厦门西海域方向的大动脉。市民从海沧隧道出发可直通厦蓉高速,最快仅需8分钟。
海沧疏港通道截弯取直、穿山越岭,以几乎一条直线的姿态将海沧隧道和厦蓉高速有机连接,项目全长约5.3公里,设有2条隧道、1座大桥。蔡尖尾山2号隧道为本项目施工重难点及控制性工程,在蔡尖尾山山体内与芦澳路项目形成上下四层立体隧道立交,属超大断面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立体交叉的交通体系甚至使得蔡尖尾山2号隧道“悬”在山体中,就像蔡尖尾山深处跳动的心脏。隧道最大开挖面积为421.73平方米,堪比一座标准篮球场面积,是目前全国最大断面地下互通立交隧道。
面对全国最大的立交断面隧道,工序繁杂、交叉、立体,施工安全风险极高,厦门路桥工程公司技术团队可借鉴参考的经验虽几乎为零,但始终把创新引领作为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的关键支撑。海沧疏港通道在施工过程中汇聚了隧道施工技术的精华,破解了超大断面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施工难题,创立了一套城市复杂条件下地下互通立交枢纽工程建设新技术,代表了我国城市隧道施工技术的最高水平,为我国该领域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项目通车后,从海沧隧道到厦蓉高速时间大幅缩短。按原来的路线,出海沧隧道通过吴冠互通上马青路,再转孚莲路到厦蓉高速。全程15个红绿灯,用时33分钟。项目通车后直线进入海沧疏港通道,全程无红绿灯,8分钟可上厦蓉高速。
据了解,海沧疏港通道主线隧道限高5米,主线桥梁限轴重13吨、限载重49吨。主线最内侧车道为小型车专用车道,其他车道为大小型车合用车道。
1号隧道为短隧道,隧道车道分界线采用实线,禁止车辆变道。2号隧道为特长隧道,隧道车道分界线采用白色实线与白色虚线相结合,虚线段允许车辆变道。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提醒,疏港通道往海沧大桥方向应提前选择最外侧车道,并提前逐步减速至40公里/小时进入右转匝道。
海沧疏港通道主线东往西方向事故车辆临时停靠点位于短隧道出口前方约350米分流三角区,主线西往东方向事故车辆临时停靠点位于疏港通道长隧道出口右转匝道终点。
海沧疏港通道作为厦门“两环八射”快速路网系统以及海西城市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待第二东通道建成后,可使翔安机场和海沧港区之间全线拉通,将大大提升海沧港区的货运集疏能力,并使海沧与厦门本岛及漳州形成更紧密、更便捷的交通联系。
现场体验
一路畅通 视野开阔
昨日上午,海沧疏港通道主线正式通车。通车之后的行车体验是什么样的?导报记者现场探访。通车第一天下午的车流量并不大,路面畅通,视野开阔。
昨日下午,导报记者体验了海沧疏港通道通车路段。从吴冠互通向厦蓉高速方向行驶,下午4点6分,车辆进入海沧疏港通道2号隧道,这里双向六车道、单向三车道,限速每小时80公里,隧道内宽敞平整,灯光明亮,路面通行车辆较少,车辆跑起来十分舒畅。进入隧道前的主线边还有绿植和鲜花点缀,“高颜值”令人视觉舒适。
全程以每小时70多公里的速度行驶,一路无红绿灯,下午4点16分,用时10分钟,抵达厦蓉高速入口。全程走下来,通行的车辆并不多,路面平整、通畅,沿途的交通指示路牌及地边交通标线清晰明了,行驶在路面上感觉“无拘无束”,视野宽阔。
海沧疏港通道主线通车首日,已经有不少市民驾车前往体验,感受新快速通道带来的便利。“海沧疏港通道没通车以前,从岛内出发进入厦蓉高速,需要绕一大圈,而且途经的道路要经过多个红绿灯,通行时间较长,有时候遇到上下班高峰期,时间会更久,现在有了这条快速通道,通勤时间缩短了一大半,非常便利,真是民生工程。”从岛内出发到厦蓉高速,来体验海沧疏港通道的市民蔡先生表示,全程行驶下来,体验感非常好。
温馨提醒
海沧疏港通道怎么走?
线路1:海沧隧道来向车辆线路(出岛车辆推荐线路):车辆驶出海沧隧道后,继续直行约1.2公里即可直接进入海沧疏港通道。
线路2:海沧大桥来向车辆线路:车辆通过海沧大桥后,可根据沿线道路指示标志往“海沧隧道”方向行驶(勿进隧道),至海沧大道与拥军路交叉口信号灯处掉头后,继续根据路标往“疏港路”方向行驶约1.5公里即可到达。
线路3:马青路(新阳大桥)来向车辆线路:车辆通过马青路鳌冠村口信号灯后行驶约450米至吴冠互通立交,根据指路标志在互通处靠右侧车道行驶(勿直行上互通桥)即可到达。
摩托车非机动车禁止通行
海沧疏港通道主线禁止停车,禁止载有易燃、易爆等危化品的车辆通行,禁止摩托车、行人、非机动车通行。
初次通过海沧疏港通道的市民还要特别留意隧道内的指示牌,根据指示安全行驶,不要临时变道或停车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