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林彬彬 通讯员 洪恒亮/文 杨希/漫画)昨日,导报记者从厦门警方获悉,今年4月以来,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集中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把打击锋芒对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养老诈骗案件156起,打掉犯罪团伙18个,累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3名,查封冻结涉案资金资产1900余万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成效显著,对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形成高压严打态势。
典型案例
假冒僧侣上门讨水喝 借机向老人推销“膏药”
近日,翔安警方在接警5小时内抓获2名假冒僧侣进行养老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初步查明涉案金额1.7万余元。
不久前,张大爷家里来了两名穿着僧服的男子,对方称天气热想到张大爷家里讨杯水喝。见对方穿着僧服,张大爷就答应了。在随后的聊天过程中,两人“热心”地询问起张大爷的身体状况,得知其有风湿病后,其中一人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膏药”,称这“膏药”治疗风湿病特别有效果,因为跟张大爷“结缘”,可以免费送给其使用。张大爷过意不去,便询问“膏药”的价格。一番推辞后,这两人称张大爷可以给200元当做“香火钱”,张大爷便向对方付了钱。当天中午,张大爷越想越不对,怀疑自己遇到了骗子,便拨打110报警。
接到报警后,翔安分局刑侦大队立即指令精干民警前往调查。经走访村民和分析研判,民警果断出击,在同安区某旅舍内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范某伟、范某聚。
经查,犯罪嫌疑人范某伟、范某聚私下购买僧服冒充僧侣,多次窜至同安、翔安区的农村地区,以“歇脚喝水”为由接近独自在家的老人,通过“免费治病”等名义假意赠送其自制的“膏药”等保健品,随后再以添“香火钱”为由骗取钱财。目前,该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骗术揭秘
小心养老诈骗四大手段
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骗子在实施针对老年人的诈骗犯罪时,惯常使用以下四种手段:
一是打“感情牌”获取信任。骗子在实施诈骗之前,往往会提前对老人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通过“拉家常”“套近乎”等手段获取老人的信任,逐渐成为老人生活中的“贴心人”后,再开展诈骗活动。
二是打“关系牌”骗取钱财。骗子号称认识某“领导干部”,能帮忙协调处理老人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跑关系”“疏通费”等名义骗取老年人钱财。
三是打“健康牌”引诱消费。以“专家授课”“免费问诊”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集会活动,后通过吹嘘自己的产品能养生健体、包治百病,诱骗老人购买消费。
四是打“理财牌”诱骗投资。以投资理财可获得高额回报为幌子,以小恩小惠骗取信任,后通过套路、话术诱骗老人大额借款、投资,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给晚年正常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厦门警方呼吁,广大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关爱家中的老人,同时要做好老人的防骗宣传教育,对老人参与投资理财、充当法人代表、进行房产抵押等行为要慎之又慎,避免上当受骗;不幸遭受损失时,要第一时间报警,劝导老人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全力打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及时减少、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