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 释放新“磁力”
“当时的厦门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晚上的灯光是非常稀疏的,外国商人和游客也很少见。如今,32年过去了,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习近平总书记盛赞这座城市的“高素质、高颜值”。
一个展会带动一座城,这座城市不断扩容。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园区穿过集美、同安,到达翔安的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沿途可见岛外各区迅速崛起,环东海域、马銮湾新城等建设如火如荼。
“和常说的‘城中村’不一样,这里目前是‘村中城’。”天马光电子总经理侯东全带着记者参观完生产线后意犹未尽,又与大家乘坐电瓶车在厂区绕了一圈。
今年2月15日,总投资480亿元的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喜讯: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首批产品成功点亮。三个月后,好消息再次传来。5月18日,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这意味着总投资330亿元的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快,是政企合力攻坚的成果。“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推动项目快速高效签约,市发改委等部门全力支持,项目顺利通过相关程序审批。”侯东全说。
看好厦门良好的营商环境,厦门天马扎根11年来累计在厦投资总额达1000亿元,连续4年保持低温多晶硅智能机面板出货市占率全球第一,带来了超过50家的上下游企业,推动平板显示千亿产业链的形成。
“2011年,随着天马项目落地厦门,我们上下游间的研发协同也更加密切。”弘信电子董事长李强说,把握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的新机遇,弘信电子也将加紧在车载柔性电子方面的布局。
火炬高新区,是厦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摇篮,聚集各类企业15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00多家,园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新区第14位。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出台有力度的硬措施,营造有温度的软环境,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赖建州说。
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科技项目快速落地。厦门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得到全球投资者认可的,不仅是投洽会这个国际化投资平台带来的资源和商机,更有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用心耕耘的营商环境。
李世成告诉记者,企业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涵盖场地租金、研发费用、产品认证及产品产业化、企业经营贡献和规模化发展等方面,对人才则有生活补助、购房补贴、个税优惠等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在李晔看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既得益于厦门谋划早,并且一以贯之,也在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贴近企业服务。“我们积极对接省药监局,依托其厦门生物医药港服务工作站在海沧设立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并落地药品审核查验分中心、药品审评分中心,加快审批速度,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他说。
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大厦之门不断释放出新的“磁力”。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到自贸试验区、金砖创新基地的迭代升级,厦门以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持续释放城市吸引力。
2008年,得知厦门正在规划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郑立谋毅然从国外辞职回厦创办艾德生物。公司研制出系列肿瘤精准诊断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实现了多项全球独一无二的创新。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选择厦门,不仅因为这里自然环境好,同时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也相当健全。”艾德生物董事长郑立谋说。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近日,厦门港开通首条“丝路海运”电商快线。作为我国目前首个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已拥有86条命名航线,累计运输集装箱超900万标箱。截至5月底,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159条,通达52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个港口,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和RCEP成员国。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大厦之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襟面向世界,拥抱世界,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勇立潮头,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