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厦门拟建10个创新联合体 突破“卡脖子”和关键核心技术制约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杨晓辉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5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杨晓辉)如何突破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厦门市科技局推出了一项新的举措——以产业链为纽带,集聚产学研各方优势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以生态系统的方式协同突围,优先在厦门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厦门市科技局制定的《厦门市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于日前发布。《指引》提出,到2025年底,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分批组建10个左右的创新联合体;优先在柔性电子、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云服务、生命健康等产业,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创新联合体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纽带,采取自发组织的方式,由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牵头,联合产业上下游不少于5-7家企业和不少于2-3家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形成“核心层+紧密合作层+一般协作层”相互协作、产业链内各创新单元共同参与的体系化任务型创新生态系统。在创新联合体建设方面,《指引》要求,牵头单位除了能够聚集各创新资源、具备前沿技术识别能力外,年度销售收入达5亿元以上(含)、研发投入经费达2000万元以上(含)。

  市科技局将在7个方面给予支持:市级以上(含)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定向委托;可优先承担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与地方联合项目,支持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配套资金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额度,国家、省、市资助金额之和不超过项目总投入;支持创新联合体优先建立市技术创新中心、承担省市高能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支持创新联合体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每两年对创新联合体进行绩效评估,对评估优秀的创新联合体,定向支持1个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多种形式参与,支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创新联合体内产生的创新创业载体,给予相应支持。

相关新闻
科技推动 厦门市将组建首批创新联合体

台海网5月1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我市将首次组建创新联合体。昨天,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突破制约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市科技局制定《厦门市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提出计划组建10个左右创新联合体。   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和高校 成员单位不少于7个   创新联合体是以...

汇聚人才资源 助力厦门产业发展

台海网9月1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天上午,“金砖赋能 群英领翔——厦门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在翔安举办。与会的专家学者结合金砖创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等方面展开交流,并积极为翔安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我市高水平产业科技智库,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论坛上发布了《厦门未来产业创新态势研究及企业技术需求》,分析厦门未来产业创新态势研...

厦门市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融资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聚焦未来产业

台海网5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日前,我市初步完成第十四批厦门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以下简称“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企业申报征集工作。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昨日接听市长专线时介绍,自2013年运营以来,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共投资了79家企业,投资额超过2亿元,众多初创企业在基金的投资带动下获得快速发展。 据介绍,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作为一支政策向的...

中国经济怎么看?未来产业什么样?

新华全媒+|中国经济怎么看?未来产业什么样?——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回应经济热点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题:中国经济怎么看?未来产业什么样?——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回应经济热点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安蓓   一季度中国经济高位增长,全年走势如何?“十四五”谋划未来产业,重点怎么划?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物价可控吗?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

航天军工技术在厦孵化落地

台海网4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吴舒远通讯员郝东升)4月16日,由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金茂”)与厦门市“双百计划”A类人才、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肖望强教授团队合作成立的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寂高科”)正式揭牌。揭牌仪式在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基地举行。   厦门市科技局孔曙光局长表示,中国金茂与肖望强教授技术团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