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黑眉拟啄木鸟。
(郑维馥(Wine) 摄)
台海网1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门市最新鸟类名录近日发布,截至2021年12月初,厦门野生鸟类记录共计22目79科413种,较上一版,新增20种。此外,2021年12月底还有3种新记录,将在下一个版本中更新。
厦门鸟类“朋友圈”不断扩大
两年实增22种记录
近日,厦门市观鸟协会发布了《厦门市鸟类名录》(3.0版),该名录以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8.0”为基础,参考以往学术资料,对厦门市观鸟协会从2002年以来的观察记录进行统计整理。
按照新名录,截至2021年12月初,厦门野生鸟类记录共计22目79科413种,占中国鸟种数的27.91%(413/1480),相较于2020年1月份发布的《厦门市鸟类名录》(2.0版)新增了20种记录。其中除了2017年2月份首次发现但并未第一时间纳入名录的蓝喉太阳鸟外,其余19种都是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时间内新记录的野生鸟种。
记者了解到,2021年12月初该版名录定稿印制后,近期又新增确认了3个新记录,分别是鸿雁、纯色啄花鸟和水鹨,3种新记录将在下一个版本中更新。因此,严格算来,2年时间内,厦门实际新增野生鸟种记录为22种。
气候环境持续变化
观鸟达人也在增加
“这次新增鸟种主要以林鸟为主,天竺山森林公园尤为突出。”名录主要编撰人林鸮告诉记者,在名录新增的20种记录中,有8个记录都是在天竺山森林公园发现并拍摄的,占总新增鸟种记录的40%。其余12个记录分别为湖里区3个、翔安区3个、同安区3个、集美区2个、思明区1个。
“天竺山森林公园记录增加最多的环境原因,主要是自然植被比较好,而且有山地、溪流、湖泊等,生境多样性比较高。”林鸮介绍说,从专业角度分析,鸟种增加并不能和环境好坏简单挂钩。本次鸟种记录增加,一方面是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鸟类的迁飞和分布在持续变化中。另一方面,记录增加也说明了,厦门参与野外鸟类观测的人数增多,并且鸟种辨识水平也提升了。
“近日新增还来不及写入名录的纯色啄花鸟,就是一个小学生发现的。”林鸮说,这位小“鸟友”的家人都十分热衷鸟类观察,鸟类观察和辨识水平都不错,近年来像这样的“爱鸟之家”“观二代”越来越多,也是名录不断加厚加实的重要因素。(记者 刘少敏 通讯员 陈 浩)
名录中新增的20种鸟类
1.白额雁
2.白眼潜鸭
3.红翅绿鸠
4.北方中杜鹃
5.黑眉拟啄木鸟
6.钩嘴林鵙(jú)
7.琉球山椒鸟
8.双斑绿柳莺
9.华南冠纹柳莺
10.短尾鸦雀
11.粉红椋(liáng)鸟
12.红尾鸫(dōng)
13.北椋鸟
14.蓝喉太阳鸟
15.短嘴金丝燕
16.黄嘴角鸮(xiāo)
17.绿背姬鹟(wēng)
18.红胁绣眼鸟
19.山蓝仙鹟
20.金头缝叶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