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俞杰)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绿色出行创建城市,厦门要求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低于40%,2025年、2035年绿色出行分担率分别达到70%、80%以上。
为更好地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共交通优先、补齐民生短板,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资源规划局编制了《厦门市城市公交场站专项规划》(后简称《规划》),已于2021年9月经市政府批复同意。
昨天上午,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未来全市公交场站的建设规划。
“十四五”将建公交场站67处
导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厦门公交场站共有150处,总用地面积约78公顷,车均面积略低于国家要求的150平方米。但临时租借用地面积占比约45%,存在场站稳定性差、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企业场地租金负担重等问题,影响公交企业发展。公交场站岛内70处、岛外80处,岛外密度远低于岛内,岛外有较大的发展需求。
因此,近期公交场站建设的重点目标为解决进出岛公交换乘不够便捷、轨道枢纽公交接驳条件不足、成熟片区公交场站存在短板等问题,以及配套重点区域建设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厦门市推动建设公交场站67处,结合交通枢纽和岛外新城、各类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厦门高铁北站、东渡邮轮母港、软件园三期、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等配套的一批公交场站,同时结合轨道交通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一批公交场站,优化全市公交场站布局,加强常规公交与火车站、客运码头、地铁等接驳,提升岛外新城和重点片区的公交服务水平。
新增场站主要在岛外
在未来,厦门公交场站规模增长主要位于岛外,2035年岛外场站用地面积规模比现状增加158%,岛内仅比现状增加33%。岛外公交场站以规划新增为主,补短板,强配套,服务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岛内公交场站以优化提升为主,结合城市更新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战略部署。
为确保《规划》落地实施,推进公交场站建设,《规划》提出多条保障措施。及时把公交场站规划用地落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进行严格管控;建立公交场站项目滚动生成机制,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实施原则,编制公交场站三年行动规划,纳入全市交通大提升专项工作;健全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工作机制,积极谋划公交场站系统性的综合开发方向等。
停保场34个
岛内及岛外四区各建成1处二级停保场,共5处;
一级停保场29处。
首末站265个
枢纽型首末站规划50处,其中,结合高铁、城际铁路车站、公路客运站、机场、客运码头等对外综合交通枢纽同步新建、改建8处;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布局29处;结合岛内外城市中心、副中心、老城区、产业园区等城市节点布局13处;
一般首末站,主要结合城市更新、新城建设布局21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