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排查
找出首批10个“平安指数”低小区
按照上述木桶理论,寻找到那根最短木板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那么,或许有人会提出:全市数千个小区,是如何科学有效地找出以上10个“平安指数”低小区的呢?
创新引领思想,科技赋能平安,答案在这里——搭建“平安星级小区”智能化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将110警情、市长热线12345、阳光信访平台等的信息实现共享,研发了“平安星级小区”认定系统,自动对全市每一个居住小区的报警数、矛盾纠纷量等进行智能分析,形成每个小区的“平安指数”。
“‘平安指数’高的,挂五星,‘平安指数’低的,挂牌整改。”市平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在评出全市729个“五星级平安小区”的同时,还针对平安星级小区认定中发现的3类突出案件、3类突出事件以及10个案事件较为集中、“平安指数”低的小区,开展专项整治。
“‘平安星级小区’建设重点不在授牌,在于认定过程中精准发现平安突出问题,推动精准解决问题,让平安工作看得见、摸得着。” 市平安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精准整治
不断提升群众居住安全
找到短板,还得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系统进一步分析发现,排查出来的这10个小区,“平安指数”低主要在于三大因素: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婚姻家庭矛盾频繁、小区内物业纠纷量大。
强弱项——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的态势,市公安局印发《关于开展我市部分住宅小区电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重点小区突出案件专项整治工作,反诈专班联合相关属地派出所进一步细化宣防措施,推动区域防控工作。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平安指数”低的10个小区,月均发生数下降49.6%。数据变化,百姓获得感也在提升。“我上次接了一个陌生境外电话,随后就有民警上门提醒我:要小心诈骗。担心老百姓上当受骗,警察确实为市民操碎了心。我们心里满满的安全感。”家住东渡的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
固根基——针对婚姻家庭纠纷事件量大的情况,市司法局、市妇联联合印发《厦门市平安星级小区认定中发现的婚姻家庭纠纷突出问题(第一批)专项整治方案》,市司法局指导辖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全面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市妇联联合区各相关部门成立专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依托社区组织力量全面开展摸排,组建专业团队,社区疏心工作室心理咨询师一起介入走访化解。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市住宅小区内婚姻家庭纠纷发生数同比下降21.6%。
防风险——在影响小区平安因素中,物业纠纷颇多,其中高空抛物饱受市民诟病。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建设部门对高空抛物问题突出小区开展现场指导,发函督促物业做好整改,公安部门快速处置高空抛物、坠物类警情。统计显示,6月份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受理涉高空抛物案件10起,其中立刑事案件3起,受理治安案件7起,全市住宅小区内高空抛物纠纷发生数同比下降83%。
“不久前,海沧警方破获首起高空抛物案件,33楼的嫌疑人被监控锁定,并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慑,现在我们小区高空抛物的事情,再也没发生。”住在海沧沧林东路的市民陈先生表示,小区更平安,群众更满意,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也越强。(记者 吴俊鸿 柯恺筠 通讯员 瓮浩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