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
案事件较为集中的
住宅小区变化明显
●案件月均发生数同比下降49.6%
●事件月均发生数同比下降83%
下半年以来
全市住宅小区
“平安指数”提升
●全市住宅小区多发性案件(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投资)数量同比下降7.91%
●全市住宅小区内婚姻家庭纠纷发生数同比下降21.6%
●物业纠纷发生数同比下降9.3%
●高空抛物纠纷数同比下降83%
“平安星级小区”
●入围厦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
●入选2021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被收录进《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库》
台海网1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水桶理论”告诉人们,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平安建设,同样需要有短板思维。今年5月,市委政法委、市平安办全力推进“平安星级小区”建设,在全市认定729个“五星级平安小区”的同时,还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聚焦“平安指数”低的小区,分析原因查找短板,进一步强弱项固根基防风险,不断提升群众居住安全。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市平安办组织对全市平安星级小区认定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10个案事件较为集中的住宅小区已发生了明显变化:截至10月底,案件月均发生数同比下降49.6%,事件月均发生数同比下降83%。
以“点”带“面”,“小平安”还带动了“大平安”。在整治“平安指数”低小区的同时,全市住宅小区“平安指数”也在提升,另外一组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全市住宅小区多发性案件(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投资)数量同比下降7.91%,全市住宅小区内婚姻家庭纠纷发生数同比下降21.6%, 物业纠纷发生数同比下降9.3%,高空抛物纠纷数同比下降83%。
成效初显还不仅仅在于数据上的变化,今年10月份,“平安星级小区”作为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又一可借鉴可复制的“厦门样本”,不但入围厦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而且成功入选2021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并被收录进《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库》。
成效初显
案事件月均发生数同比大幅下降
近日,市平安办一份最新统计报告显示:6月份以来,对平安星级小区认定中发现的三类突出案事件及10个问题较为集中的小区(以下简称为“‘平安指数’低小区”)开展专项整治成效初显。
记者对统计报告进一步分析发现,这10个“平安指数”低小区下降案件类型主要为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以及网络赌博诈骗。其中,思明莲前街道和海沧东孚街道两个小区,诈骗案件发生数月均同比下降超过50%,甚至翔安新店街道一个小区,诈骗案件发生数为0,同比下降达到100%。“现在治安逐年向好,不但小区很少发生盗窃等案件,连诈骗案件也是逐年下降。”市平安办工作人员对这一变化进行介绍。
除了案件下降,发生在小区内案件纠纷也呈现直线下降,以婚姻家庭纠纷和高空抛物纠纷为例,有两个小区的月均发生数同比下降超过90%。“家庭是小区里最小的单元,也是最小的社会细胞,婚姻家庭出现矛盾纠纷,不但影响小区平安,还可能引发刑事案件,造成社会影响。”一名社区基层工作者告诉记者,“平安星级小区”建设将基层社会治理延伸到小区,实现了源头化解,努力让婚姻家庭纠纷不出家门、不出小区,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的平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