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厦门首次记录到黄嘴角鸮 外形“呆萌”又“奶凶”(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曾宇姗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文 通讯员 林鸮/图)近年来,许多鸟友和科研单位调查人员在福建省多地记录到黄嘴角鸮的叫声,但很难见其真容。10月24日晚上约10点,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林鸮”和妻子“猫头鹰”在集美小龙潭水库夜观时,惊喜地与这种“神秘动物”邂逅。据悉,黄嘴角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次发现为厦门市首次记录到,成为厦门第409种野生鸟类记录,同时也是厦门记录到的第十种猫头鹰。

  “24日晚我们夫妻俩到小龙潭水库夜观找蛇,没想到偶遇了黄嘴角鸮。这种鸟是夜行性,一般站在又高又隐秘的树枝上,叫声可以响彻山谷,而且是十分‘魔性’的哨音,想看到它是相当困难的,我也是第一次距离这么近观察它。”林鸮回忆,当晚只有他们夫妻二人,动静较小,没有惊扰到黄嘴角鸮,林鸮拿出相机从正面拍,又绕到它后面接着拍。

  导报记者了解到,黄嘴角鸮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小型鸟类。它的外形“呆萌”又“奶凶”,眼部为黄色,嘴呈现蜡黄色,没有明显的纵纹或横斑。并且,黄嘴角鸮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常在夜间和黄昏时活动,捕食大型昆虫、蜥蜴、老鼠等,习性较为隐秘。加上叫声给人感觉忽近忽远,鸟友们在野外很难遇见,也难以判断其准确位置。

  林鸮推测,此次能够在厦门发现黄嘴角鸮,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小龙潭水库自然植被的丰富多样性,夜间有许多昆虫便于黄嘴角鸮捕食;其二是因为黄嘴角鸮其实一直长期生活在这里,只是都在夜间活动,习性隐秘,所以人们始终未发现。

相关新闻
漳州:这么大的“金”龟? 赶紧打电话叫人!

▲路巡人员发现的阳彩臂金龟 路巡人员偶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其身价不菲   台海网6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晓琪 通讯员 陈志鸿 林明杰 黄加顺 文/图)10日早上,漳州高速平和九峰所驻所领导老吴和管理员老陈在巡查路域环境卫生时偶然发现一奇特甲虫,没想到,竟是珍...

太阳锥尾鹦鹉现身厦门岛外公园 系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市民在公园树上发现太阳锥尾鹦鹉,浑身金黄十分漂亮。(钟女士 供图)   台海网6月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近日,有市民在集美敬贤公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太阳锥尾鹦鹉,经专家分析,该鸟可能是人工饲养逃逸。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醒市民,买卖鹦鹉要慎重,否则可能触犯刑法...

小猫头鹰白天视线不太好 学飞时误入市民家厨房

领角鸮来到市民家中。(受访者供图)   台海网5月3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下午2时许,住在东浦一里的庄女士报警,前天晚上,家中来了一只小猫头鹰。   据庄女士说,小猫头鹰站在厨房的电饭锅上摇头晃脑,庄女士怕它饿着,取来面包和生肉放在它身旁。   据野生动物救助志愿者...

爱心厦门|猫头鹰幼崽受伤 热心市民伸援手

热心市民救下的猫头鹰幼崽。(受访者 供图)   台海网5月2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一周以来,该局共接到三起群众遇到受伤猫头鹰幼崽的报警电话。专业人员表示,这三只受伤猫头鹰幼崽皆为领角鸮,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5月20日,厦门大学...

豹猫来了 喜欢它就远离它

□老朱   迈着悠闲的步子,东闻闻、西嗅嗅,留下自己的排泄物后扬长而去……视频的“主人公”是一只豹猫。前不久,这一顶级掠食者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身厦门岛内某山林。(5月16日台海网)   豹猫来了,这种野生动物不是豹子,也不同于猫咪。它体型像猫,模样似豹,想必许多人看到这一个消息,都会情不自禁想知道,这样的豹猫在哪里?   不过大家看到的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