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感言】
梦想与行动飞扬的舞台
王永胜(厦门市政府办公厅一级调研员,挂职临夏州政府副秘书长):作为厦门特区选派的一名扶贫挂职干部,2018年8月以来,我有幸见证、参与、融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把临夏州当第二故乡,在挂职帮扶的道路上奔跑,在东西协作的实践中打磨,不负韶华,努力展现厦门特区挂职干部的良好形象。三年来,我们走遍了临夏州的山山水水,下乡镇、进农村、入农户、访企业、做调研,察民情、解难题,把个人梦想与行动深深地融入厦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大局,努力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过三年的高原履职,临夏州已成为我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临夏州给予我的人生历练和精神营养,为我走好今后人生道路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临夏州是我梦想与行动飞扬的舞台,在这里,我收获了东西协作的厦临情、回汉融合的民族情、践行使命的战友情。可以说,这是我人生履历与国家战略贴得最为紧密的一次,我深感自豪,也倍加珍惜。
脱贫攻坚凝聚磅礴力量
陈江场(厦门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挂职临夏州政府办副主任、临夏市委常委、副市长):2018年8月当我第一次踏上临夏这片热土时,距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使命在肩,责任如山,山海结盟、一诺千金,带着党的任务和闽南人敢闯敢干的精神,我全身心投入到临夏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在扶贫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齐心协力,携手并肩,为了共同的目标冲刺。今年2月25日我到北京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我深感自豪和激动。这次挂职经历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悟和震撼,让我深刻感受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工程所展现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它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凝聚起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临夏”深深融入我的血脉
柯伟阳(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办副主任,挂职临夏州政府扶贫办副主任):三年临夏州挂职生涯,是我人生中最自豪、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也是最为宝贵、最值得珍藏的一段时光。临夏的山水、临夏的花儿、临夏的人们,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必将成为我生命旅程中难以割舍的美好记忆。作为一名特区挂职干部,面对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我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十分珍惜在西部民族地区挂职锻炼的难得机会,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发挥联系厦门与临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十年的厦门帮扶情怀,精准扶贫的政治担当,两地党委政府的密切协作,全体援临干部的倾情帮扶,厦临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辉煌成就,助力临夏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来,为了脱贫攻坚这一共同的事业,全体援临干部人才和临夏州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结下深厚情谊。援临工作队的领队兄弟和州扶贫办的领导同事都对我关怀备至,在工作生活上给予我许多无私帮助,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时刻充满着感激和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践行脱贫攻坚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回报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厚爱。
不获全胜不收兵
陈伯宏(厦门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三级调研员,挂职广河县委常委、副县长):2018年到临夏州广河县挂职工作以来,为了帮助这里的人民高质量脱贫,我和其他同志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临夏无夏,这里海拔略高、降水量少、气温偏低,是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中广河县少数民族占比达99%。临夏缺厂,规模以上工业不成规模,仅有少量农牧产品加工和手工业。临夏缺地,以广河县为例,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数,这在广袤的大西北实属特例。
幸好,厦门伸出了援手。多年来,厦门援临工作队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实施了数百个援建项目。帮助临夏州做实做细“两不愁三保障”之外,重点围绕移民安置点建设,帮助联系引进数十家企业创办数百家扶贫车间。例如厦门燕之屋在广河县大杨家设立扶贫工厂,为安置点的贫困群众创造了300个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优质工作岗位。2019年广河县脱贫摘帽,2020年临夏州整体脱贫。
总之一句话,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当然就应该冲锋在前、不获全胜不收兵。
(记者 林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