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日前,我市赴甘肃省临夏州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的邱武伟等五名干部凯旋。至此,我市派出到该州的挂职人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帮扶任务,全部返回厦门。
2010年6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厦门市对口帮扶临夏州,跨越2000多公里,两地开始书写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篇章。从2015年开始,我市先后选派连坤明、邱武伟为领队的两批三年期和两年期挂职干部以及多批专业技术人才到临夏州,进行东西部扶贫协作、一线参与脱贫攻坚战和衔接乡村振兴。
至2020年底,临夏州7县1市全部脱贫,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面脱贫后,今年来,两地党委政府积极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两地人民掀开共同致富和友谊的新篇章。
厦门临夏,跨越山海,情缘绵远流长……
形成一系列创新经验和典型做法
相隔数千里,天涯若比邻。今年4月17日,厦门市-临夏州持续推进友好交流合作座谈会在厦门召开,临夏州为厦门市赠送感谢牌匾,两地政府签订《持续开展两地友好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书》。厦门市与黄河岸边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再续情谊。
这是两地深化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主动作为,是厦门进一步助力临夏州乡村振兴的友谊之举,也是引领两地人民团结进步民族融合、走向共同致富的创新之举。十年奋进,十年壮歌。十年来,厦门与临夏联手实施了一大批好项目,共同培育了一支好队伍,一道收获了一份真情谊。
这支“好队伍”,就是厦门市赴临夏州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援临工作队”)。十年厦临协作,援临工作队始终以强烈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投入临夏州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力推动厦临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任务完成。尤其是在近三年的脱贫攻坚决胜战役中,援临工作队认真落实厦门财政援临帮扶资金达16.59亿元,使资金发挥最大的精准帮扶效果,并大胆创新,探索出国企带动民企、招商引资并重、带贫效果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扶贫新路子,人才支援、劳务协作、消费扶贫、社会帮扶等举措全面开花,形成一系列创新经验和典型做法。
厦门临夏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连续四年被国家评为“好”等次,厦门市也成为东部13个对口帮扶城市中连续四年获得“好”等次的4个城市之一。
助推临夏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一个又一个援建项目在临夏遍地开花,一个又一个发展和就业难题得到解决;一家又一家企业落地临夏生根,从扶贫车间变成扶贫工厂,现在让临夏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一批又一批临夏群众乘上飞机火车,到达厦门经商务工,掌握了技术、增加了收入。
今年5月20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兰州表彰甘肃脱贫攻坚的杰出代表,我市有 8人获表彰;5月17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在福州表彰福建脱贫攻坚杰出代表,我市有10个先进集体和20位先进个人获表彰。另有一人和三个集体分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荣誉。
十年来,我市一批又一批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高原缺氧、生活不习惯等诸多困难,倾心奔走在临夏大地,与临夏州干部群众一道,夺取东西部扶贫协作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省、市领导每年多次到临夏州研究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厦临两地各部门、社会团体和港澳台侨同胞捐资捐物的共同参与努力下,厦门进行的一系列帮扶实践中,不少已经是探索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厦门援临工作队领队、挂职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邱武伟表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固然有先后顺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能截然分开,要做好两者的有效衔接,就必须在产业、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统筹考虑、协同推进。“通过十年砥砺躬耕,厦门不仅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帮扶任务,还助推当地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