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22日讯 据法治日报报道 今年5月28日,福建省厦门市对外发布了首批“五星级平安小区”名单,评选出729个“五星级平安小区”,占全市小区总数的31.9%,各市辖区“五星级平安小区”占比均超过25%。与众不同的是,此次评定活动并不需要人工申报和评选,而是“请”来大数据当“评委”。
去年3月,厦门召开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会议,提出将力争用三年时间,率先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这一目标,厦门市坚持信息化支撑,狠抓大数据整合,突出智能化应用,在数据聚起来的基础上,推动数据新起来、跑起来、活起来,以数据生命力提升治理生命力,持续筑牢社会治理“压舱石”,积极探索具有厦门特点的“特区版”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大数据”当评委
“数天前我收到通知,说我们辖区有个小区被认定为‘五星级平安小区’。当时我还纳闷,都没有上交申报材料,也没填写什么表格,怎么就成‘五星级’了呢?”作为首批“五星级平安小区”授牌代表,厦门市湖里区神山社区党委书记张水波表示自己一开始还有点“懵”。
今年以来,厦门市委政法委、市平安办在福建省首创“平安星级小区”建设工作制度,并充分考虑基层实际,认定过程不限名额、不用申报、不填表格、不查台账、不搞验收,而是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为全市小区做平安健康“体检”,为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厦门探索”。
“我们率先将大数据分析运用到评定工作中,研发出智能认定平安星级小区的‘一图一码一系统’,实时汇聚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可能影响群众居住安全的案事件数据,自动对全市居住小区进行智能分析,形成综合平安指数。指数越高,代表小区越平安。”厦门市委政法委基层治理处副处长李元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一系统”即平安星级小区认定系统,可科学评测各小区平安指数高低、认定小区星级并授予星级牌匾;“一图”即平安星级电子地图,可多维度反映全市小区平安状态、不同平安等级小区分布等情况;“一码”即平安星级“三维码”,居民可通过扫描印制在星级牌匾上的“三维码”查看本小区平安概况、平安指数,反映自己的平安需求。政法干警也可通过扫码向居住社区(小区)报到,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为民服务等志愿服务。
“我们还实时对已授牌的星级小区进行监测预警,如果发生命案等恶性刑事案件,实行一票否决,及时收回星级牌匾并取消当年参评资格;发生入室盗窃、黄赌毒等案件及存在诈骗窝点的小区,根据案事件性质降低星级并调整牌匾星级。”李元伟介绍说。
此外,通过大数据监测小区安全状态,不仅能发现影响群众居住安全的个性问题,还可以发现全市住宅小区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确定区域性社会治安稳定突出问题通报整治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