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 通讯员 王德勇)空无一人的码头,却显得格外繁忙。昨日上午,一艘20万吨级货船,正停泊在厦门远海码头等待交箱装船,除了港口全自动化操作外,自动驾驶的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吸引了参加“学党史看厦门 解难题促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央媒厦门行”集中采访活动记者们的目光。
从码头前沿行驶至经一路,卡车在行驶期间可自动避让道路障碍,流畅地完成作业流程。
作为拥有中国第一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码头以自动化为依托,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以科技创新、科技进步为引领,将码头升级改造,建设“5G+智慧港口”,按下了符合国家战略的新基建“快进键”。“无人集卡”的落地,正是为港口货运这一核心业务的全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提供了场景化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疫情中,厦门远海码头积极发挥技术优势,通过在自动化码头和“5G+智慧港口”的深耕细作,快速研发,快速上线针对疫情的多样化产品,并从岗位安排、泊位策划、作业调度等方面大力推进自动化运营,显示出“新型港口”的强大力量。在疫情期间,港区吞吐量连续八个月每个月超过20万标箱,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5G+智慧港口’项目由中央海运港口牵头,厦门远海码头作为一个重要基地,走在了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前列。”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立水说,在“5G+智慧港口”建设过程中,厦门远海码头得到国家发改委、省市区的大力扶持,仅去年,厦门市就为公司减少了1500万元税收。
朱立水表示,新型基础建设风生水起,产业智能化如火如荼,潮涌催人进,风好正扬帆。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作为拥有中国第一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化码头和智能港口解决方案的先行者和践行者,厦门远海码头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力争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实现“5G+智慧港口”全方位建设,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方案,为两高两化城市建设注入创新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