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环境 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
去年,市科技局向5724家次科技企业拨付研发费用补助资金9.72亿元,引导支持企业自主实施13000多个研发项目。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产生效益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
去年,市科技局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第一时间向5724家次科技企业拨付研发费用补助资金9.72亿元,引导支持企业自主实施了13000多个研发项目。1-11月,全市新增专利授权26860件,同比增长30.78%;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466件,同比增长47.47%。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5件,为全省平均值的3倍、全国的2.43倍。此外,新认定236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同比增长44.79%,相关项目2020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315.31亿元、缴纳税收10.99亿元。立项支持104项高校院所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签约70项企业技术需求对接项目。
加快“三高”企业培育
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载体,离不开企业,离不开人才。“三高”企业培育工作在去年有力有序推进,共入库培育“三高”企业2512家。一家家健康成长的企业背后,都站着一个个致力于提供“精准滴灌”服务的党员干部,领导挂钩帮扶机制持续推进落实,去年全市各区、各部门累计实地走访“三高”企业19959家次,收集企业需求9995项,解决企业需求9969项;累计兑现财政扶持资金107.53亿元,惠及企业超5万家次。
帮助企业获国家认定
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的力度也在加大。去年,我市辅导908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净新增354家,创历史新高。新培育174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5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11月,全市资格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034.31亿元,同比增长6.33%;实现营收2227.82亿元,同比增长6.3%。
提升科技金融服务
科技生态、金融服务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去年,我市新培育国家示范性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2家,新增1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不断推动创新创业载体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还对首批28家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行授牌。
而在科技金融支撑上,我市着力提升产品效益。去年市科技局健全“厦门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新增发放科技信用贷款5.49亿元、科技担保贷款14.56亿元、科技保证保险贷款3.05亿元,新增科技保险保额157亿元,受益企业达1000多家次。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发放科技担保贷款、科技保证保险贷款等达到127.54亿元,科技保险保额达到561亿元,有力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黄 颖 曾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