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难以置信,仅仅一年多,这里就翻天覆地,穷乡变新城!”9月底,厦门市领导带队来到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考察东西协作扶贫工作成果,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倍感震撼。
在广河县,电商消费扶贫已成为热潮。图为网红主播在直播带货。 本报记者 周思明 摄
去年6月,厦门市党政考察团一行到东乡考察时,深感这里脱贫之艰,临时调整时间行程,分5个考察组对全县24个乡镇进行深度调研,并决定加大资金投入和帮扶力度集中攻坚;而今故地重游,东乡县“洮河经济带”已初具雏形,安居工程、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生态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园区齐备的新型城镇在达坂镇崛起,当地干部、百姓的精神斗志与往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城镇富了、美了,农村的房前屋后也收拾得整洁有序,说明当地百姓普遍萌发了自强意识和内生动力,脱贫‘造血’、扶贫扶志的成效正在显现。”一名考察团成员表示。
在特区精神跨越山海的持续激荡下,临夏这处大禹治水的源头、通商中亚的重镇再次被激活,大山里沉睡已久的拼搏意志重新迸发。厦门与临夏也真正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走出一条精准有效的东西扶贫协作特色新路。
机器“带”工 生产线上树新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深入触及人的灵魂深处,改变祖祖辈辈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斩断代际传递的贫困穷根,谈何容易。
“基层群众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对外交往少,思想观念封闭,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一位厦门援临干部这样总结初到临夏时的印象。
对此,临夏州积石山县拓奇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吉林感触尤深。
“我来积石山前后考察六次,前面五次都没办法说服自己在这里投资建厂。”陈吉林在全国拥有多家鞋服工厂,近年来出现“招工难”问题。为此,他奔走中西部劳动力密集地区物色新厂址,在特利强雨具董事长谢根生力邀之下,陈吉林把积石山纳入考察范围。
“最初走进谢根生在积石山的扶贫车间,我差点打了退堂鼓。”从事制造业多年的陈吉林,一眼就看出症结——工人大多是刚从田间地头走进工位的家庭妇女,技术粗糙、效率低下、纪律散漫,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流水线的要求。
但是,陈吉林第六次走进扶贫车间时,却有了意外发现。
“谢总引进一套先进现代化生产设备,部分取代以前的手工生产工序。没想到,在机器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引领下,整条流水线工人的效率不断提升。”陈吉林意识到,大山深处的农民,绝不是甘于贫穷,不是没有能力参与工业化制造,只是缺少示范、缺乏引导。
机器不仅可以代工,还能“带工”,这是厦门临夏东西协作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的重大经验。
“我们在永靖县建设华洋针织扶贫车间之初,就上了全国最先进的全新电脑横机。”厦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勇表示,在本地缺少熟练工人的情况下,先进设备可以解决最麻烦的花色针织工序,让工人从最简单的缝合工序做起,逐步完成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陈吉林也斥资1700万元,在积石山分两期建设鞋服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目前,他的扶贫车间招聘200多名工人,其中将近100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车间产能已经占到公司全国总产能的近20%。
“我的组里共有25人,今天又是满勤。”拓奇实业扶贫车间后针组组长杓进春,去年3月之前还在家里种玉米、种花椒,进入扶贫车间务工后,用2个月就摸熟了设备,当上组长。“家里6口人一个月开销5000多元,我的工资就能撑起一大半。婆婆索性让我安心上班,她来带娃。”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临夏大山里星罗棋布的扶贫车间,让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尤其是妇女群体,走出田头,坐上工位,跨出家门,融入社会,开始有了分工合作的概念,有了独立人格的萌芽,有了自强创富的盼头。“这不只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厦门市赴临夏州帮扶工作队领队,甘肃省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邱武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