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厦临扶贫实践”系列报道】点亮工人“技能树” 既富口袋更富脑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老结对实现技能“传帮带”。图为厦临公司远达服饰扶贫车间内,小组长和驻厂师傅在对组员进行指导。

  台海网10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厦临公司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推动产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当地产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培养,使贫困户“富口袋”更“富脑袋”。

  扶贫先扶智

  “传帮带”精神在车间传扬

  临夏州东乡县河滩镇,厦临公司远达服饰扶贫车间内,缝纫机的飞轮高速运转。在一个挂有“厦临公司优秀个人”锦旗的工位上,王德英目不转睛地盯着裤子拉链的压线,确保压线宽窄均匀。

  今年3月入厂的王德英,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缝纫130件衣服。熟稔的技术源自厂里扎实开展“传帮带”工作。“工人进厂后我们小组长就手把手教,帮他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大约2-3个月就能胜任工作。”孟胜芳是王德英所在小组的小组长,去年8月进厂工作,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扛起“一带多”的职责,帮助三十多位组员成长。

  除了新老结对,厂里还定期举办新款服饰培训班,由厦临公司联合股东方泉州明恒昌服装织造公司从泉州的厂里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为工人进行培训。目前,工人们已掌握十多款服饰的制作工艺。

  厦临公司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动扶贫工厂、车间之间的联动。譬如,厦临东乡县大树乡扶贫车间工人们制衣的手艺就是从远达服饰学来的。今年7月,大树扶贫车间业务从包袋转型为服装。为使工人们尽快掌握新本领,厦临公司安排东乡扶贫车间的技术骨干到远达服饰接受培训。如今,大树车间的60多位工人已能承接一些工艺简单的服装订单。

  “一批带一批,一代帮一代,现在工人们技能提高了,思想也慢慢解放了。”说起工人的变化,来自泉州民企的外派厂长傅进益打开话匣子,在她看来,扶贫之外,更深刻的变化是扶志、扶智。“东乡县是深度贫困县,这里的妇女此前多在家务农、带孩子,鲜有工作经验。如今妇女们进车间自己挣钱,思想解放了,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也上升了。”

  远达服饰二期车间将于近期启动,届时将优先安排优秀工人到二期车间工作,带领员工成长,让当初种下的“传帮带”种子,继续在新的车间生根、开花、结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国家扶贫日丨一组数据看中国脱贫成绩单

国家扶贫日丨一组数据看中国脱贫成绩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7个国家扶贫日,也是脱贫攻坚期内最后一个扶贫日。今天用一组数字海报带您一览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见证“中国力量”,让我们凝聚起全党全社会的磅礴伟力,向着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奋力...

当代“愚公”黄大发:36年!“凿天渠”的执着与坚守

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有一个叫团结村的村子。由于严重的石漠化,这里曾经严重缺水。1995年前,草王坝1000多口的用水都依赖着唯一的一口“井”。   黄大发是团结村草王坝的老支书,1959年,23岁的黄大发决定带领村民修一条水渠彻底改变村子用水困难的问题。第一次尝试,黄...

昔日“红军医生” 今天的扶贫白衣天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成立于1931年的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大学,曾为延安老百姓提供了大量免费医疗,而现今中国医科大学下属的医院依然肩负着保障当地人民健康的责任。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朱悦教授,曾于2013年领导了第一批扶贫医疗队进驻延安。   在延...

莆田市组团赴银川参加闽宁特色产品展览展示活动

台海网10月19日讯 据湄洲日报报道 10月18日,闽宁特色产品展览展示活动在宁夏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市邀请18家优质企业参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福建省副省长郑建闽等参观莆田展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金清陪同参观。 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闽宁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第二十四次联席会议精神,推进闽宁产业协作、商贸协作、消费扶贫。活动于10...

泉州善作善成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泉州多措并举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晋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拓展区在1372亩的连片水稻田上,设计8幅以“小康”为主题的彩绘图案,目前已进入最佳观赏期。(林劲峰 许雅玲 摄) 台海网10月19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脱贫伟业,史诗如歌。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泉州市慎终如始,始终保持顽强奋斗的前进姿态,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