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结对实现技能“传帮带”。图为厦临公司远达服饰扶贫车间内,小组长和驻厂师傅在对组员进行指导。
台海网10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厦临公司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推动产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当地产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培养,使贫困户“富口袋”更“富脑袋”。
扶贫先扶智
“传帮带”精神在车间传扬
临夏州东乡县河滩镇,厦临公司远达服饰扶贫车间内,缝纫机的飞轮高速运转。在一个挂有“厦临公司优秀个人”锦旗的工位上,王德英目不转睛地盯着裤子拉链的压线,确保压线宽窄均匀。
今年3月入厂的王德英,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缝纫130件衣服。熟稔的技术源自厂里扎实开展“传帮带”工作。“工人进厂后我们小组长就手把手教,帮他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大约2-3个月就能胜任工作。”孟胜芳是王德英所在小组的小组长,去年8月进厂工作,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扛起“一带多”的职责,帮助三十多位组员成长。
除了新老结对,厂里还定期举办新款服饰培训班,由厦临公司联合股东方泉州明恒昌服装织造公司从泉州的厂里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为工人进行培训。目前,工人们已掌握十多款服饰的制作工艺。
厦临公司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动扶贫工厂、车间之间的联动。譬如,厦临东乡县大树乡扶贫车间工人们制衣的手艺就是从远达服饰学来的。今年7月,大树扶贫车间业务从包袋转型为服装。为使工人们尽快掌握新本领,厦临公司安排东乡扶贫车间的技术骨干到远达服饰接受培训。如今,大树车间的60多位工人已能承接一些工艺简单的服装订单。
“一批带一批,一代帮一代,现在工人们技能提高了,思想也慢慢解放了。”说起工人的变化,来自泉州民企的外派厂长傅进益打开话匣子,在她看来,扶贫之外,更深刻的变化是扶志、扶智。“东乡县是深度贫困县,这里的妇女此前多在家务农、带孩子,鲜有工作经验。如今妇女们进车间自己挣钱,思想解放了,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也上升了。”
远达服饰二期车间将于近期启动,届时将优先安排优秀工人到二期车间工作,带领员工成长,让当初种下的“传帮带”种子,继续在新的车间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