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10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爱心是厦门最美的底色,是值得我们守护、传承的城市品质。8月中旬,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与厦门晚报社携手向全市商协会公开征集“爱心厦门”典型案例、事迹、人物,传播厦门商协会的正能量。截至9月30日,活动共征集到数十家商协会推荐的数百个案例,其中不仅有热衷公益事业的商协会组织,还有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也是积极参与“爱心厦门”建设的优秀代表。主办方透露,报名阶段结束后,活动进入评审环节。哪家商协会将上榜,请市民读者关注本报后续报道。
“爱心厦门”建设开展以来,我市大力弘扬仁爱奉献精神,发动全市人民参与社会治理,主动服务社会,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我市商协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也掀起了积极投身“爱心厦门”建设的热潮。参与本次征集活动的商协会、企业、人物,都在公益慈善方面有着自己的出色表现,在抗疫、助学、敬老、精准扶贫、救灾赈灾等多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浏览这些商协会的公益慈善事迹可以看出,在厦门,商协会参与公益活动、关注慈善已成常态。他们不但投入资金,更投入精力,扎扎实实用行动彰显爱心。想具体了解他们的公益慈善事迹,也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活动报道。
思明区工商联:
会员企业捐4998万元抗疫
今年年初,疫情发生后,思明区工商联会员企业第一时间集结起来,通过各种渠道捐资捐物,体现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据不完全统计,该会会员企业累计捐款4998万元,捐赠口罩117.71万个、防护服17655套、手套30000个。
奥佳华:
累计捐赠近千万元抗疫物资
作为思明区工商联的主席单位,奥佳华联合钟南山团队向武汉火神山医院定向捐赠价值300万元的“呼博士BRI”准医用级空气净化器;向湖北抗疫定点医院捐赠价值600万元的高品质按摩椅,帮助一线抗疫医务人员迅速缓解疲劳、恢复体力;为厦门防疫人员捐赠价值50万元的手机紫外线消毒包等。疫情防控期间,累计捐赠价值近千万元的物资。
特步:
启动定制“速干衣”生产
疫情发生之初,特步紧急成立驰援武汉“速干衣”工作小组,第一时间启动了定制“速干衣”的生产,迅速送往武汉市第九医院。
鸿星尔克:
捐赠防寒服等抗疫物资
鸿星尔克捐赠防寒服、口罩、消毒液等价值1000万元的物资,用以支持全国社工、志愿者及相关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元初食品:
向医护人员捐赠超10万元食品
-元初食品进行捐赠。
元初食品积极组织调配肉菜等商品货源,保障民生产品不断供;精选总价值108836元的大米、面条、牛奶、食用油等4种自有品牌食品定向捐赠给厦门抗疫医护人员。
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
“向阳花”基金助孩子造梦圆梦
2015年12月的一个晚上,厦门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下称“青企联”)会长陈朝宗携家人前往厦门宏泰音乐厅欣赏厦门爱乐乐团的音乐会。当晚,陈朝宗夫妇萌生了一个想法:“让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走进艺术殿堂,感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陈朝宗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厦门八零后高尔夫球队创始人、会长陈宗伟的赞同和大力支持。2016年初,青企联(原厦门总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厦门八零后高尔夫俱乐部的企业家们联合发起“向阳花”青少年助梦计划公益基金。基金以需要帮助的弱势青少年儿童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重点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注重对体音美等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的熏陶,给孩子们一个创造梦想、实现梦想的机会。
“向阳花”青少年助梦计划公益基金成立4年多来,累计募集善款近120万元,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调研,已扶持19所学校,其中捐赠“向阳花”音乐教室13所、“向阳花”美术教室6所,并为长汀县南材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5户10名学生每人每年发放一次助学金直到大学毕业;捐赠地区涵盖厦门、龙岩、泉州、临夏、宁夏等地。(记者 张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