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类人群为重点 推动全民素质提升
市科协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来看,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关键在于抓好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类人群科学素质。针对这四类群体的特点,市科协实行“定制化”的科普教育。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市科协坚持举办品牌赛事与扩大参与面相结合,精心组织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的科普活动,并带队参加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广泛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同时,大力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参与面广的普及类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育科学精神。
对于农民群体,市、区科协与财政局积极推进科普惠农项目建设,加大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培育力度。对于城镇劳动群体,市科协积极整合资源项目,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
同时,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通过采取千人讲堂、培训超市、以会代训、外出培训、专家讲学、主题教育等形式,不断提高全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
以六大工程为关键 不断完善基础保障
市科协还深入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社区科普益民、科普信息化、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产业助力、科普人才建设等六大工程,带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
六大工程具体内容体现为,稳步推进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创建科技教育、传播、普及平台;同时,大力推进社区科普益民工程,充分发挥科普讲堂(学堂)、社区科普大学(学校)、社区书院、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画廊等科普阵地作用;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科普中国e站”工作人员管理和培训工作;抓好重点科普场馆建设,市、区、街(镇)不断加大各类科普活动场馆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普场馆主阵地作用;全力推进推进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普供给力度,通过搭建科普公共服务对接平台,畅通科普供需合作渠道,提供“菜单式”服务,丰富基层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持续推进科普人才建设工程,高度重视科普人才培养,每年选送科技辅导员参加全国、全省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