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监测拍下“大白”母子亲子游照片。
台海网6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通体粉色的中华白海豚妈妈,带着皮肤“黝黑”的海豚宝宝在大海中畅游,时不时跃出海面。这组罕见的亲子照是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队近日在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的。这也是科研人员今年首次在厦门海域拍到中华白海豚幼仔。
小海豚紧挨着海豚妈妈,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下,母子俩行动一致,十分温馨。科研人员认出,这头中华白海豚妈妈就是厦门保护区的主人之一“大白”,海豚宝宝看起来刚出生没多久。
科研人员表示,中华白海豚的寿命也就30-40岁,已经30多岁的“大白”实属“高龄妈妈”。2012年9月,“大白”已生过海豚宝宝,刚巧也被科研人员观测到了。
据了解,一头雌性中华白海豚每次怀孕需要11个月,一次只生一个幼仔,哺乳至少要1年,所以白海豚的育幼周期约2-3年,厦门海域的白海豚育幼周期约4年。刚出生的幼豚没有生存能力,需要母豚照顾。海豚妈妈除了喂奶,还会教宝宝游泳、呼吸,哺乳期间母子形影不离。
中华白海豚是一边游泳一边哺乳的,噪音对它们的活动有较大干扰。去年观测人员共发现3头幼仔,此次拍到的小海豚是今年在厦门海域首次观测到的幼仔,资源规划部门表示将加强保护区巡查和对涉海工程建设的监管,保护海豚宝宝健康成长。
【解惑】
科研人员是怎么认出“大白”的?
中华白海豚出生时肤色是铅灰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布满斑点,到老年期呈现白色,运动时因皮下充血变成粉红色。目前,厦门能监测到已识别编号的白海豚有62头(不包括幼豚),根据不同特征,科研人员可以轻松识别是哪一只。
科研人员表示,中华白海豚的身体特征比较明显,可以通过一些局部细节来辨别。比如“大白”通体白色,背部有个明显的凹痕。为了方便研究和记忆,他们还根据保护区内中华白海豚各自的特征给它们起了名字,如“钝嘴”“破鳍”等。
(文/记者 林依文 王绍亮 图/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