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中心储备粮库粮仓。
▲厦门市翔安中心储备粮库粮仓堆满稻谷。
台海网6月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六稳”“六保”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守住“六保”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而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在“六保”目标中居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借势增资扩产、推进产业升级、落实粮食储备、做好产销衔接……这段时间以来,厦门市粮食行业动作频频,加大力度,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夯基垒台。
借势增资扩产
机械臂、电子眼,一条条新安装的先进机器人粮食生产线快速运行……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省、市两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厦门市晟宝良品米业发展有限公司借势增资扩产,项目投产将大大提升粮油产品的产能。
“这次的扩产项目,我们的机器人粮食生产线增加了三条,全面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绿色生产,产能比原来大大提升。”晟宝良品米业的副总经理陈在钦告诉记者,增资扩产后,晟宝良品最大年粮食产量可达8万吨,与原来的5万吨相比大为增加,机器人生产流水线不仅使日加工能力大大增加,而且减少了粮食的损耗率,品质也得到提升。“通过增资扩产提高产能的方式,能确保市场应急时的需求,企业消化了部分成本,大米的性价比也更高了。”
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作为粮食纯销区,厦门市的粮食加工能力及应急加工水平持续提升,也将为保障粮食市场“双安全”加码。
推进产业升级
厦门市在巩固与原有省内外粮食产区协作关系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产销协作区域,扩大产销协作“朋友圈”。今年,参与政策性粮食订单和招标协作的产区由24个拓展到30个。作为国有民生物资主渠道,夏商集团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今年,将继续扩大在东北、安徽、山东等产粮区的粮食购销业务,建立稳定的产销基地,同时,协同商业零售及供应链,做好粮食等进口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业务。
此外,夏商集团将重点推进夏商粮食等重要核心业务版块的混改,从根本上强链补链建链。据介绍,目前,夏商集团将引进粮食等农产品核心主业产业链上下游有实力的战略合作者,加快推进与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央企的合作,进一步探讨推进粮食业务方面的深度合作,有力助推厦门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米袋子”数量和质量“双安全”。
落实粮食储备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厦门市粮油储备库存也居历史高位。目前,厦门市的市级储备粮规模总数已从去年的27.5万吨增加到28.9万吨,年底储备粮规模总数将达到32.3万吨。以厦门每日口粮的消费量大约1900吨来计算,单市级储备粮的数量就够市民吃半年。
在储备粮方面,今年三月以来,厦门市不断新增市级储备粮规模——原粮储备方面,补充采购收储2019年产晚籼稻谷1万吨;增加应急成品粮储备,今年厦门市增储2800吨成品粮(其中大米2300吨,面粉500吨)。
(文/图 记者 沈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