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鹭岛聚焦  >> 正文

厦门建立“垃圾分类直运”模式 专车收运直达处理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从多次转运接力模式,改为专用运输车直运,是厦门市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工作的重要一环。

  ▲厨余垃圾运输车正在收运厨余垃圾。

  ▲佳丽豪庭小区物业保洁人员将收运完空下来的厨余垃圾桶清洗套袋。

  ▲其他垃圾运输车正在收运其他垃圾,收运员把其他垃圾桶挂在车尾的钩臂上,驾驶员按下“提桶”按钮。

  ▲可回收物运输车正在收运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运输车。 (厦门驿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供图)

  台海网5月2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一名环卫工人骑着三轮车,在街头巷尾收垃圾……这类大家熟悉的场景,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消失。小型环卫三轮保洁车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代它们的是专业的垃圾分类运输车。

  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是按照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程分类、全链条分类的要求来推行的。在“中端”的垃圾转运方面,厦门建立起了“垃圾分类直运”模式——像公交车那样,设置固定的行驶线路和站点,由专门的分类垃圾收运车定时到各站点收垃圾,然后直接运送到垃圾处理厂。记者从市垃圾分类中心了解到,厦门持续优化垃圾分类直运收运工作,目前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均已全面实现分类直运,其他垃圾的直运率也达到了60%。2020年将在此经验基础上全力推行其他垃圾全面直运,这也意味着厦门将形成四类生活垃圾100%分类直运新格局。

  为了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直运,全市目前已配备了500余辆专业垃圾运输车。这些运输车各自有哪些特殊本领,如何助力厦门垃圾分类工作步入新局面?本报记者走访揭秘。

  变化1

  从多次转运接力模式

  改为专用运输车直运

  垃圾分类直运线路建设是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工作的重要一环。此前,厦门的垃圾转运采取的是多次转运的接力模式——垃圾被小型环卫三轮车送到清洁楼,“打包装箱”后运到压缩中转站,再由各类垃圾运输车辆运到末端垃圾处理基地进行分类处理。

  改为专用运输车直运模式后,由环卫部门组织专业公司,用分类垃圾运输车把各类垃圾从居民小区、商业街等产生地,点对点运输到末端的垃圾处理基地。

  垃圾转运环节的减少,一方面降低了转运过程中出现“跑、冒、滴、漏”问题的可能,缩短了垃圾外露时间,减轻二次污染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桶、车、基地”的直接对接,也避免了多次转运可能产生的混装混运。

  分类垃圾桶与分类垃圾运输车彼此颜色一致,也更易于受到市民的直观监督。市垃圾分类中心副主任黄伟林说:“从长远角度讲,完善环卫直运体系,将给城市带来更清洁的环境。”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粽叶是什么垃圾?厦门这个讲座解答了常见的垃圾分类难题

■厦门市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刘东华 摄   ■市垃分中心举办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讲座。肖家豪 摄     ■干电池以及蟹壳、椰子壳、榴梿壳、贝类壳等属于其他 垃圾。   台海网5月2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粽子成了市民逐渐关...

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优秀案例评选揭晓 49个案例脱颖而出(全名单)

台海网5月2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近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19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最终评选出优秀案例49个,其中,市建设局总务陈雪瑜等19人被评为优秀个人,厦门住总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市公安局服务处等15个集体被评为优秀集体,厦门市莲...

厦门金山街道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百米”

▲快递员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台海网5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文 常海军/图)“您好,今天是金山街道垃圾分类宣传日,我是垃圾分类志愿宣传员,希望和您一起做好垃圾分类。”近日,不少居民收到了来自“金山街道垃圾分类宣传轻骑兵”的上门问候。   日前,金山街...

推进垃圾分类“四定”工作 莆田今年计划建设分类屋(亭)191座

台海网5月26日讯 据湄洲日报报道 昨日,记者在莆田市区荔城大道一家酒店前看到,一座崭新的生活垃圾分类亭已完成建设,即将投用(如图)。与以往的分类亭不同的是,该分类亭还按“四定”要求设置了洗手池、监控探头、排水设施等,设计更加完善。   今年起,莆田市城市建成区全...

老人每天提前到岗把垃圾桶擦洗干净 受到许多居民点赞|爱心厦门

葛红旗在擦洗垃圾桶。 (厦门晚报记者陈万泉摄)   台海网5月26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祥平街道祥文社区是同安首个垃圾分类完整社区,背后离不开许多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努力。其中,就有葛红旗的身影。年过七旬的葛红旗已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干了三年,被居民称作“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