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李方芳 通讯员罗超)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段话:“在最平常的事情中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抗疫战士都是不平凡的,但他们的家人都是平凡的人,却为支持着他们的工作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我们说,抗疫战中,有他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治病救人”就是刻在医务人员骨子里,刻在医务人员的灵魂里!
“从那一确诊的病例进去,我就知道他又要呆医院了,但是我们都很淡定,因为不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姚向阳的妻子王叙嫄如是说。
王叙嫄也是医务人员,她是肺科一名护士。她不但支持先生的工作,自己在一线出力,她说,“一听到初二要全部人回去上班,我们都很高兴,一看到自己的同行冲在前面,我们真是坐不住,一听到上班我们都很高兴。”
上初一的儿子,父母都是医务人员,他只能成为“留守”儿童,他也很自觉,也更懂事了,写下保证书,保证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听爷爷奶奶的话。
只要穿上白大衣,就有了一种责任,白大衣就是重如泰山的责任和担当!
从13日开始上班,周末也不休息,一直上了将近三周了。ICU护士长章秀锦的爱人叶永典有些心疼,但也理解。“他们领导都冲在一线,我们普通群众没什么好说的,肯定要的。”
患者比家人优先,这就是关键时刻医务人员做出的选择,这也成了家属的选择!
“家里的事不敢让她做,之前有回来就让她休息。” 周雅玲的爱人陈渊明是杏林院区放射科技师,从雅玲进隔离病房照顾患者起,就揽下了家里的活。
因家里老人年岁大了,陈渊明还临时请叫来自己的姐姐专门帮忙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5岁多,一个1周岁多。
“把病人照顾好,人平安就好,家里我们辛苦些没关系!”
在疫情面前,医务人员也有担心;但使命所在,他们就变得无所畏惧!
赵贯金的妻子薛银平也是一名呼吸内科护士,夫妻俩一早就商量好,要去支援一线,两人去一人,“这是该做的事,这时候,医务人员不上谁上,选择了这行就注定要这样。”
赵贯金驰援武汉后,薛银平的父亲帮忙看孩子,但身体不好,因此,薛银平作为一名呼吸内科护士,结束繁忙的工作后,她没有时间休息,回到家,她需要干起家里的活,洗衣做饭收拾家里,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两岁多,一个上小学一年级。
但她说,辛苦点、累点都没什么,比起他们抗疫一线,她这点不算什么,“只愿他平安归来,她再苦再累都可以克服。”
在疫情面前,在孩子眼里,医务人员是超人,拥有超能力!
27日晚,龚华峰5岁的儿子回到房间,“哇”地一声大哭:“我白天跟哥哥姐姐一起玩,一点都不想他,可现在床上看不到爸爸,我的心都快痛死了!”
这时,龚华峰的妻子张丹华就安抚儿子,告诉他,“爸爸是去打怪兽了。”给儿子看身穿防护服务工作的医务人员们的照片。
儿子小小的心灵燃起了自豪感,“原来爸爸是超人,是去打怪兽了。”
张丹华说,“她以他为骄傲,她会全力支持他,她也相信他们能赢得这次抗疫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