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近日,第 二 十 五 届(2018年度)福建新闻奖揭晓,本报获得四个一等奖,取得了创刊20年来最好成绩!
这四个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分别是新闻名专栏《天下无骗》(主创人员:陈捷、陈永昌、沈晓丽)、系列报道《盼了23年 终于喝上大陆水》(国际传播)(主创人员:燕子、杨思萍、薛洋、吴生林、林连金、许巧娜、陈创业)、消息《巢已筑凤未来》(主创人员:李贵荣、吴鹏波、邬眉、黄智敏、李雪梅)和媒体融合作品《蔡后驾到》(主创人员:林静娴、洪伟晟、燕子、蒋侃、钟洪、柳瑞鸿、刘晋兴、林靖东、李立宇、杨思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度新闻名专栏全省一共仅有四个,本报《天下无骗》获得其中一个;而报纸系列报道全省仅有两个一等奖,本报《盼了23年 终于喝上大陆水》也占其中之一,殊为不易。
此外,本报还有三个作品获得福建新闻奖三等奖,分别是系列报道《花莲发生6.5级地震 厦门一游客不幸丧生》(国际传播)(主创人员:薛洋、陈成沛、吴生林、林靖东、林静娴、李雪梅)、通讯《儿童免票享受不了 我难道是假宝宝?》(主创人员:崔晓旭、吴錝、李效伟)和短视频《历经23年 金门人终于喝上福建水》(主创人员:钟洪、杨思萍、薛洋、燕子、林靖东、林世雄)。
1《天下无骗》曝光高发骗术,支招市民防骗
《天下无骗》专栏创办于2016年4月。该专栏自面世以来,报道了许多市民关注的典型案例和新型骗术,也深受广大市民群众喜爱和好评。《天下无骗》的定位是揭露骗术、曝光骗子、支招市民防骗,该专栏的形式体裁多变,有时是典型案件,通过案例揭露新骗术;有时是近期诈骗警情数据和图表分析,总结近期高发骗术并给予提醒;有时是请有经验的民警分析骗术背后的奥秘,让读者了解各种新骗术,增强市民防骗意识,从根源上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其中,既有《“领导”一年骗走900多万元》、《“超低息贷款”一个月骗了51人》等揭露近期高发骗局的报道,也有《2400万元“落入”骗子口袋》等通过数据解读揭秘骗术的报道;有《两个“最高检官网”,孰真孰假?》等典型诈骗案例,也有《小心!这四大骗术专坑学生》等服务提醒市民的报道。
去年11月20日,本报刊登的《老太被“协勤员”背到银行转账49万》一文,不仅生动还原了老太太与骗子斗智斗勇的全过程,还调查揭秘诈骗案幕后真相——诈骗老太太的“协勤员”竟是被骗子深度洗脑的受害者,其从受害者沦为“帮凶”。报道以七旬老太经历惊心动魄一天为主线,通过老太与骗子斗智斗勇的“四个回合”串起全文,有典型案例,有骗术揭秘,还有警方提醒“3招防范骗局”,给骗子敲响了警钟,也让市民充分了解骗子的诈骗“套路”。报道刊登后,同类诈骗警情明显下降,获得了警方和市民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