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0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 18日和19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一线》栏目来厦采访《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立法、施行等情况,聚焦厦门市通过立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亮点和成绩。
校园是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平台,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央视栏目组聚焦学校如何将垃圾分类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飞行棋、跳格子等游戏,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瑞景公园小区,央视栏目组还关注了这里设置了厨余垃圾兑换点,提升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等创新做法。在厦期间,央视栏目组还将前往新店社区、东部固废处置中心、延奎小学、后坑垃圾分类处理厂等地采访报道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据了解,2017年9月厦门市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进行整体设计,作出更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同时,厦门市还陆续配套出台了16项配套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配套体系。目前,厦门市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85%,准确率达80%,已连续五个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市市政园林局局长 柯玉宗:下一步关键就要把这个法规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强,让这个法规更硬起来,管得住。一个是解决长效机制问题,第二个是强化科学管理,第三个是真正地培养人们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