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高雄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外观。(海西晨报记者陈理杰翻拍)
台海网3月26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今日上午,高雄市长韩国瑜等一行抵达厦门参访,再续厦门与高雄的情缘。
两岸一脉相承,高雄与厦门两市更是渊源颇深。在高雄港北岸鼓山的南端小山丘尖上,有座清代的打狗英国领事馆,是台湾的第一座红砖欧式别墅。而台湾海峡的另一边———厦门鼓浪屿,类似风格的红砖别墅洋楼比比皆是。
十多年前,当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厦门文史专家龚洁首次到打狗英国领事馆时,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经过多次探访,终于证实他的猜想———台湾首座红砖欧式别墅与厦门的欧式别墅“同宗同源”。
材料和工匠来自厦门
打狗英国领事馆始建于1865年,“打狗”即高雄旧称。龚洁说,闽南先民渡过海峡的黑水洋,在高雄甫登岸,就问当地百姓:“这里叫什么名字?”回答:“打狗(马拉卡道族语)。”遂以“打狗”称之。
领事馆的建立,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英国人史温候,1857年任英国驻厦门领事馆的翻译。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逼开放台湾的淡水、鸡笼(基隆)、安平、打狗四港。后来,史温候被派往打狗,在任领事馆领事期间,建造了全台湾第一座别墅洋楼。
龚洁说,史温候要建领事馆时,因有在厦门生活的经历,他便请人在厦门买了建筑材料,请来厦门的工匠,建了一座类似的红砖欧式别墅。
别墅系英国维多利亚风格,也有人说它是文艺复兴风格,与鼓浪屿1844年建成的第一幢英国领事馆颇为相似。其建筑材料为红砖、红瓦、红地砖、花岗石、三合土、木材等。三合土也是厦门的“配方”,由乌糖汁、糯米浆、石灰、牡蛎壳灰、沙子合成,十分坚固。
建筑风格浓浓闽南味
打狗英国领事馆依地形面南而建,其东、南、西三面为高30米的陡峭悬崖,北面接连鼓山,形成北低南高、一面背山、三面环海的独特态势。当年,它的主要职责是侨民登记、贸易统计、舰船动向、收集情报、交涉纠纷、海关税务等。
龚洁说,若仔细考究打狗英国领事馆的建筑工艺,更可以看出它与厦门关系匪浅。它的拱脚用红砖砌成双层齿状,廊下压条用粗荒花岗石,压条下也用红砖镂空花砌,与厦门的砖砌工艺完全相同;墙体均以红砖清水砌成,壁炉烟囱也用红砖,这也与厦门完全相同;屋顶为四坡布瓦顶,桁架、望板均按闽南传统建筑工艺,看起来十分亲切。
再看外墙,从下而上为台基、边石、栏杆石、圆拱、红布瓦顶等,全部为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回廊地板铺大方红砖或六角龟形红砖,走在其上宛如走在鼓浪屿或海沧、同安的红砖民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