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火炬高新区净增117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净增数的58.2%。
■今年火炬高新区将加快构建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
台海网2月1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日,记者从厦门火炬高新区获悉,春节假期刚过,园区企业收到了火炬高新区管委会送上的创新“大礼包”——《厦门火炬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企业将这份“大礼包”称为“火炬创新新四条”。这其中包括了“火炬瞪羚企业”“火炬创新研究院”“火炬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火炬域外研发中心”四方面内容。这也是继“创新十条”之后,高新区再次推出的力度十足的创新政策。
助力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成高频词
“火炬创新新四条”的发布是火炬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的写照。记者注意到,在“火炬创新新四条”中,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其中的高频词。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旨在通过“创新新四条”,助力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加快构建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
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平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火炬创新新四条”瞄准高成长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精准发力,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其中,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火炬创新研究院”),最高可支持3000万元,此举意在发挥示范企业和示范平台的引领作用。不仅如此,“火炬创新新四条”还重点突出对创新平台服务成效的奖励,通过支持“火炬创新研究院”为园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支持“火炬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进一步优化园区协同创新生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颇受关注的还有新政策中的“火炬域外研发中心”。“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创新机制,支持企业在厦门市之外设立‘域外研发中心’,吸纳当地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促进厦门母公司发展。”高新区管委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一转变观念、大胆探索的创新路径有助于集聚创新成果,激发人才活力。
高新区有775家高新技术企业 占全市近五成
近年来,火炬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其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从人才、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技术改造、改制上市等多个方面,加大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升级发展。
不久前公布的“厦门市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显示,全市69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320家为火炬高新区企业。2018年,火炬高新区净增117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净增数的58.2%。截至目前,火炬高新区共有775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近五成。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高新区将以“双千亿”工作为抓手,围绕“强链群、强创新、强配套、强服务、强党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构建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同时,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高新园区,争取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新增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0家瞪羚企业。确保在全市高新产业发展中起带动引领作用,勇当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