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文 常海军/图)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和市民,乘坐厦门轮渡公司的船舶来往鼓浪屿和厦门岛之间,而有这样一个人,四十年来,默默守护着这条航线,为市民和游客安全保驾护航。他,就是厦门轮渡有限公司的老船长林伟强。
▲林伟强
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开着木头船,到如今助航设备齐全、舒适宽敞的钢玻客船,从载着鼓浪屿的居民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林伟强在这个岗位上见证着轮渡的变化,也见证着厦门的发展。
行船40年,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林伟强从18岁的青涩水手成长为资深老船长,双手长满厚厚的老茧,双鬓早已花白,但他无怨无悔,只要有需要,他还会一直守护下去。
1 从水手到船长 一干就是40年
双手掌舵,集中注意力,目视前方,将船上的乘客安全送到对岸,每天十几个来回,往返于轮渡码头与鼓浪屿之间,对于林伟强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为了方便市民游客,除了特殊天气停航,厦门轮渡不论游客航线还是市民航线都是一年365天,全年无休,一线员工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周末,只能轮休。作为渡轮船长,每天,林伟强都会早早上船,为开船做好准备。而结束一天的航行,收船之后,他还要留下来护船,维护设备设施,保证第二天的安全航行。
想成为一名船长,并不容易。1978年,正是改革开放那一年,18岁的林伟强进入厦门轮渡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水手。在船上磨炼四五年后,他跟着师傅学习,开始掌舵,驾驶船舶多年后才考了船长。“开船不像开车,海上的情况十分复杂,天气难以预料,要考虑天气、潮汐、水流等问题,对船长的要求很严格。从水手到船长,顺顺利利地也要十年,要一点一点积累经验,还要不停学习、考证。”林伟强说。
他还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开船的样子,那时候都是木船,设备十分简陋,驾驶室只有一个方向盘、一个罗经。浓雾一来,能见度不超过50米,等于闭着眼睛开船,掉个头就可能翻船,林伟强说,这种情况下,就要凭经验和判断来保障安全。而如今,厦鼓航线有各种船型,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设备越来越好,驾驶条件越来越好,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现在有雷达、AIS等助航设备,有了空调,变化非常大。”林伟强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