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文 受访者供图)他从事着一份特殊的职业,哪里有危险他就往哪里去,与“炸弹”面对面较量。他是厦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排爆中队民警张光聪。这样一份高危险性的工作,张光聪坚持做了8年。张光聪说:“这份工作总该有人去做,既然选择了这身警服,就要把工作做好。”
▲民警张光聪 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排爆中队
环卫工发现“炸弹” 原来是“假炸弹” 虚惊一场
2016年6月,一位环卫工人在中山路处理垃圾的时候,发现有个包裹,上方写着“炸弹不要动”,吓得环卫工赶紧报警。
接到警情后,排爆民警张光聪及队友迅速赶往现场,抵达现场后对事发路段进行警戒,担任主排手的张光聪穿上了排爆服,一步步地靠近可疑物,用专业挑杆将可疑爆炸物放进排爆罐转移到附近一处空旷的地方进行排爆。
在使用X光机检测该包裹后,出现有电路板等疑似爆炸物零件,张光聪沉稳应对,利用专业排爆水炮枪对可疑物进行失效性销毁。后来打开可疑物,发现有两个密封塑料管、闹钟、胶布等,密封塑料管内填充物为细沙,才发现是个“假炸弹”。
真的遇上爆炸物 他临危不惧成功处置
2014年,湖里一建筑物内,发生持炸药包裹劫持人质案件,犯罪嫌疑人声称身上绑有爆炸物品,携带的纸箱内有炸药。
接到报警后,包括张光聪在内的8名值班民警迅速赶至现场,到达现场后,发现嫌疑人利用自身捆绑“爆炸物”向他人索要钱财,在属地民警前往处置时,当场畏罪自杀。
排爆民警靠近嫌疑人仔细观察其身上的爆炸装置。主排手着排爆服前往进行拆解,通过细致的拆解过程,将该可疑装置成功拆解,发现该可疑装置是假的。
但是危险还没有解除,现场还有一可疑纸箱,主排手对可疑物进行拆解,在解开纸箱一小块面积后发现内有导线,并散发汽油味,经验丰富的带队领导及主排手判断该装置可能是真的爆炸装置,于是决定将该可疑物转移至周边空旷的地带进行安全处置。
后来排爆民警张光聪引爆了水炮枪,随着一声巨响及火团,该可疑物露出了真面目,浓烈的汽油味弥漫在空中,主排手对可疑物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该可疑物是一个完整的爆炸装置,水炮枪准确地将装置内的蓄电池打爆,使其失去了工作性能,险情被排除。